二、寺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2958
颗粒名称: 二、寺院
分类号: D635
页数: 3
摘要: 庐山东林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庐山西北麓,肇建于晋太元十一年(386)。因处于西林寺之东,故名。东林寺历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几度兴衰,但高僧名儒,往来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寺宇得到全面修复重建。1957年7月,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1980年,完成三笑堂、念佛堂、文殊阁修复,新建神运宝殿、护法殿。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并始修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山门、天王殿、慧远法师塔、莲池。
关键词: 宗教工作 宗教建筑

内容

庐山东林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庐山西北麓,肇建于晋太元十一年(386)。因处于西林寺之东,故名。东林寺历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几度兴衰,但高僧名儒,往来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寺宇得到全面修复重建。1957年7月,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1980年,完成三笑堂、念佛堂、文殊阁修复,新建神运宝殿、护法殿。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并始修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山门、天王殿、慧远法师塔、莲池。1993年创办江西佛学院。1999年,东林大佛筹建委员会成立。2003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48米阿弥陀佛大铜像工程11月正式启动。2007年5月24日,东林大佛工作开工洒净法会在星子举行。2009年,建成4000平方米居士楼,完善闭关中心内部装修。至2010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寺中住僧100余人。全寺建筑以大雄宝殿为重心,中轴线上前有山门、莲池、天王殿,后有藏经楼(玉佛殿)、祖师殿(三笑堂)、十八高贤殿(影堂),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五百罗汉堂。藏经楼两侧为念佛堂、莲社、方丈寮,配殿有功德堂、江西佛学院、净土宗研究会。寺外有慧远法师塔、佛陀跋陀罗塔院、谢灵运译经台等建筑。
  云居山真如禅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永修县云居山巅之中央,肇建于唐元和年间( 806-810),初名“云居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书“真如禅院”额赐寺。真如禅寺自建迄今1000余年,期间迭经毁兴。20世纪50午代始修复重建。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1984年,天王殿、大雄宝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全面维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991年后,续修庆云禅寺、明月湖、虚云纪念堂、东西禅堂、正觉苑、哼哈殿、菩提苑、斋堂、班首寮、寺前广场、真如湖等。2008年,云居山国际禅修院开工建设。至2010年,赵州关内寺院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常住僧众“农禅并重”,成果甚丰,有山林面积240公顷、稻田8公顷、茶林菜地10公顷。
  九江能仁禅寺全国重点寺院。位于浔阳区庾亮南路。寺院开山祖师名号及肇建详确时间、最早寺名均持多说。宋政和七年(1117)获赐“能仁禅寺“额,寺名遂改。另一说为明弘治二年(1489),待考。能禅寺自创建至20世纪40年代,屡遭大风雷雨之灾和兵燹所毁损又修复。1957年,能仁禅寺大胜宝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将全寺进行修葺。1983年,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6年1月,省佛教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能仁禅寺举行成立大会。会址设寺内。1994年,对大胜宝塔再行大修。1995年重建钟鼓楼、斋堂、僧寮。2007年重建天王殿。现寺院占地3.33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院内建筑分前、中、后3个院落,以中轴线为对称安排。山门后是佛经流通处,中间为大雄宝殿。
  庐山黄龙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玉屏峰麓,肇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历史上有废有兴。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存一偏殿,为庐山山上唯一佛教活动场所。1957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再次修复。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寺庙。1992年修复观音堂、法堂、大寮、大雄宝殿。1997年大殿佛像装金,修建厢房等。现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庐山铁佛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西北麓莲花峰北坳中央。唐贞观年间(627-649)始建。“文化大革命”后,仅存旧殿两间。1988年8月,释妙乐率弟子开山重建。1992年,念佛堂落成开光。1994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庐山铁佛寺”寺名。2002年10月,中佛协会会长一诚考察铁佛寺,题:“铁佛飞来光明世界,钟声传去普利人天”。2005年大雄宝殿、天王殿落成开光。2007年千佛殿落成开光。现铁佛寺占地面积14公顷,殿堂19座,佛像1400尊,为江南最大尼众丛林。2010年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其“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
  庐山诺那塔院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小天池峰巅,为藏传佛教领袖之一诺那活佛墓塔。1938年建,有诺那塔、莲师殿和诺那精舍等建筑。1945年遭侵华日军破坏,后修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塔顶、塔身被毁。1992年3月再次修复诺那塔、莲师殿诺那精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诺那塔院”4字。6月2日举行开光法会和庆典活动。诺那塔院为迄今内地惟一藏传佛教道场,亦为藏、汉族佛教文化交流纽带。
  九江县无量寿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九江县沙河镇东北隅陶渊明纪念馆旁,原名定明寺,亦称定名寺,是莲宗始祖慧远开创的道场。因年代久远,殿有毁圮。1998年8月开始复建,以宣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弘扬净土宗思想,更名无量寿寺,占地面积0.73公顷,现有大雄宝殿、念佛堂、南寮房、钟楼、鼓楼等建筑、常住僧人20人。
  星子万杉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庐山南麓庆云峰下,肇建于南朝梁代(502-557)。因年代久远,古寺颓废不堪。1995年4月重建万杉寺。至2010年,已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玉佛殿、尊客堂、祖师殿、钟楼、鼓楼、庆云院、文殊堂、念佛堂、般若堂、集贤堂、西归堂、塔林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僧人60人。寺院支持农禅并重,禅净双修。
  彭泽佛应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彭泽县神虎山间,原名姚王庙、姚王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600多年间,历遭火灾、兵燹,后毁仅剩废墟。1991年将复建,迄今已建山门,放生池、观音亭、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祖师殿、功德堂、寮房、法堂等。禅寺占地面积7.73公顷,建筑面积l公顷,山林面积5公顷,菜地广场、放生池计1.33公顷。
  武宁弥陀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武宁县杨洲乡森峰村凤凰山,旧名毗卢岗、凤鸣禅林、西瓜寺,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1986年更名弥陀寺。1988年,列为武宁县首批开放佛教活动场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起,相继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西归堂、报恩堂、大悲殿、地藏殿、韦驮殿、伽蓝殿、祖师殿和惟因和尚纪念堂等。1997年2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题写“大雄宝殿”匾额。2000年后,续建念佛堂、斋堂、藏经楼、法堂、韦驮殿、禅堂、方丈楼。现全寺有大小殿堂、寮房16幢、168间,总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常住僧人20余人。2007年9月,被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全省和谐寺观教堂”。11月,举行建寺430周年大法会。
  修水兜率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修水县渣津镇龙安山东麓,始建于隋开皇末年,旧名龙峰山兜率禅院,简称龙峰院、龙山院、兜率寺。因朝代变迁,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20世纪70年代时仅剩土木结构大殿、观音堂等,面积不足150平方米。2002年始重建,至2010年,有斋堂、大寮、禅堂、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往生堂、延生堂、祖师殿、伽蓝殿、藏经楼、文殊殿、圆通殿、念佛堂、居士楼等,纯钢大小佛像300尊,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瑞昌龙泉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瑞昌市区白龙山东麓,原名显济庙、白龙庙、龙泉庙,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因年代久远,长期无人居住管理,庙宇倾圮,不复如昔。1986年,当地信众捐资简单修复。1992年,经瑞昌市政府批准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定名龙泉寺。1993年后,相继建大雄宝殿、地藏殿、三圣殿、显圣殿、斋堂、法物流通处、祖师殿、山门、僧寮、客堂等,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寺题“龙泉宝藏”。200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省政协副主席一诚为寺题“大雄宝殿”匾额。
  永修瑶田寺省级重点寺院。曾名保定寺,唐宪宗元和元年,道容禅师在此结茅修行。后屡衰废、兴盛。1991年重修圆通庵、山门。1997-2002年,相继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斋主东西寮。添置缅甸玉佛19尊,迎请龙藏5部。2005年,修建虚云舍利塔及海会塔。2006年,修建大雄宝殿及法堂两边走廊,至罗燕公路的水泥路,改善交通状况。现寺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80平方米。住寺僧尼30余人。
  永修同安禅寺省级重点寺院。位于永修县艾城镇凤栖山麓,由同安和尚创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故名,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等历史朝代,寺院屡遭焚毁。1980年修复建。至2000年,已建山门、天王殿、西归堂、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藏经楼、大悲殿、延寿堂、护法殿、伽蓝殿、海会塔、静修堂、斋堂、僧寮、宝塔等,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常住僧人10余人。2003年,修建慧参法师舍利塔、纪念堂等。现寺院为永修县“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