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圩堤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7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圩堤建设
分类号: TV871
页数: 4
摘要: 梁公堤位于瑞昌市码头镇境内,全长5.6千米,堤顶高程26-26.5米,堤身高7-8米,堤顶宽8米,内外坡比1:3,穿堤建筑物有:小河口排灌两用闸(2x2米),梁公电站抗旱用穿堤涵管(直径0.7米),码头渡口交通闸(宽10米)。1998年7月13号梁公堤(桩号2+000)梁公电站穿堤涵管断脱,江水通过穿堤涵管涌入堤内。1998年7月19号梁公堤(桩号4+020]出现6-8厘米管涌。1998年7月12……
关键词: 堤坝 堵口

内容

梁公堤位于瑞昌市码头镇境内,全长5.6千米,堤顶高程26-26.5米,堤身高7-8米,堤顶宽8米,内外坡比1:3,穿堤建筑物有:小河口排灌两用闸(2x2米),梁公电站抗旱用穿堤涵管(直径0.7米),码头渡口交通闸(宽10米)。1998年7月13号梁公堤(桩号2+000)梁公电站穿堤涵管断脱,江水通过穿堤涵管涌入堤内。1998年7月19号梁公堤(桩号4+020]出现6-8厘米管涌。1998年7月12号梁公堤(桩号0+000-5+605)由于白蚁危害严重,全长4700米因蚁患造成堤身空洞19处,泡泉11处。1999年、2000年、2001年经省长江干流整治加固工程指挥部除险加固后基本未出现异常情况。
  赤心堤位于九江县城子镇境内,全长4.95千米,堤顶高程25.3~25.5米,堤身高6-7米,堤顶宽8米,内外坡比1:3,穿堤建筑物有九江县王家村抗旱用穿堤涵管(直径0.7米)。1998年7月12号赤心堤(5+605-10+555)堤脚全线渗漏,渗漏长度1500米,泡泉7处。2010年7月18号赤心堤(桩号5+905)出现散浸。1999年、2000年、2001年经省长江干流整治加固工程指挥部除险加固后基本未出现异常情况。
  赛湖大堤从瑞昌市内赛湖农场丁家咀开始,经赛湖螺丝港水闸、长河闸,至桂林桥两河口止,总长15.6千米。由二道堤、赛湖堤螺丝港水闸至长河闸段、长河堤三部分组成。二道堤起于赛湖丁家咀,止于螺丝港水闸,全长4.2千米,有防洪能力20.5米。有节制闸l座,南湖水闸过水断面4平方米,最大过流量每秒9立方米。赛湖堤螺丝港水闸至长河闸段,起于螺丝港水闸,止于长河闸,全长4.3千米,有防洪能力20.5米;有穿堤涵闸1座,螺丝港水闸过流断面共5.5平方米,最大过流量每秒12立方米,堤内建有电力排涝站3座,共计装机1905千瓦/10台,排涝流量每秒19立方米,主要承担城东及赛湖部分的排涝任务。长河堤起于长河闸,止于桂林桥(又名两河口),全长7.1千米,有防洪能力21.5米,有穿堤涵闸1座,长河水闸过流断面21平方米,过流量每秒51.2立方米,堤内建有排涝站1座,总装机2490千瓦/12台,排涝流量每秒24立方米,主要承担城西的排涝任务。城防堤堤顶高程22.5-26米,堤高5-7米,堤顶宽5米,内外坡比1:2.5-1:3.0。
  永安堤东接八里湖、南接赛城湖、西接赤心堤。长江永安大堤全长15.14千米,西起桩号17+710,东至桩号32+850,设计高程25~25.5米(吴淞),内外坡比1:1.3,设计防洪标准23.25米。永安大堤警戒水位20.00米,历史最高水位出现在1998年8月2日,达到23.03米。保护范围上至瑞昌市,下至市城区。圩内面积38.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1998年7-8月,永安大堤浴港险段(桩号29+000~30+500)发生重大险情,渗水严重,经军民昼夜抢险,大堤终转危为安。2000年3月,永安大堤王以珍险段( 23+890~24+070)岸滩出现滑坡现象。2000年4月,采用减载排水、抛填充砂管袋等新技术进行护脚、护岸应急处理。1998年,永安大堤的加固整治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历时4年,对上起瑞昌梁公堤,下至赛城湖闸,全长15.14千米的永安大堤进行全面加固整治。2002年工程竣工验收。
  市城防堤位于长江中游右岸,地处市区境内,属国家I级堤防,上起赛城湖闸下至乌石矶,长17.46千米,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设计堤顶高程25.25米(吴淞),设计洪水位23.25米。保护市区及九江经济开发区,保护区内人口近90万人。1998年,市城防堤在经受44天超警戒水位和14天超历史水位的浸泡后,因基础渗漏造成塌陷,于1998年8月7日13时30分在城区以西4千米处、长江九江段4-5号闸之间,决口40余米。经军民三昼夜的奋战.10日堵口围堰合龙。1998年九江城防堤的加固整治按照一级堤防抗御1954年型洪水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概算造价3.4亿元。2002年10月,完成城区上起赛城湖闸,下至乌石矶粮库,全长17.46千米的长江干堤与江岸如固整治工程,通过国家、省、市专家组验收。
  八里湖堤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全长3.52千米,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八里湖堤顶高程22~23米,堤顶宽6米,内二坡台宽30米,外二坡台16米宽,保护九江开发区及庐山区。2005年9月1日20时“泰利”台风开始影响九江地区,9月2日晚至9月3日凌晨时分,由于庐山暴雨强度大,山上特大暴雨形成的山洪凶猛地涌人八里湖,造成两座公路桥被冲垮,约2平方千米城区一度被淹。水位超过设计标准0.03米,达到20.88米。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利用30亿日元贷款启动城市防洪项目工程,对八里湖大堤全面拓宽加固。八里湖堤按50年一遇大水的标准设计,2007年经市水利部门单位工程验收合格。
  济公联圩位于庐山区新港镇,全长5.5千米,堤顶高程24.5-22.5米,堤面宽6-8米,最高堤高7米,保护耕地767公顷,人口1.22万人。
  江新洲堤位于赣鄂皖3省交界长江中心。地理坐标北纬29047’、东经116007 7。保护堤内1镇1场,18个行政村(场),耕地面积6000公顷,常住人口4.37万人。江新洲大堤全长41.36千米,其中江洲镇34.56千米,新洲场6.8千米,建有涵闸7座,排涝泵站8座,堤顶高程23.0-24.0米(吴淞高程,以下同),堤面宽4-6米,坡比1:2.5~1:3.是九江县重点堤防之一,属国家三级堤防。1998年8月4日21时,江新洲堤在长江九江站水位22.95米时,洲头段(桩号13+500至13+800)发生溃决,决口长度300米,全洲淹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96-1997年国家每年投资江堤治理资金在50万元左右。1998年中央追加特大防汛补助费320万元用于复堤堵口,5月底堵口工程全面完成。同时江新洲被中央列入江岸治理工程,由省长江干堤治理指挥部负责治理。1999年国家又投入资金对江新洲南岸和洲头北岸进行治理,江岸治理1000余米,完成投资900余万元。2001年国家对江岸进行治理,治理长度18.45千米。2010年,江新洲大堤被列为省重点应急防渗处理的8座圩堤之一。
  芙蓉联圩位于彭泽县境酉部芙蓉墩镇,地处长江与芳湖之间。堤线全长12.3千米,堤顶高程23.8米,平均堤身净高8米,堤顶宽8米,迎水边坡和背水边坡均为1:2.5,总保护面积7000公顷,其中耕地5000公顷,可养殖水面2000公顷。联圩内有千亩圩堤6座,百亩圩堤4座,百亩之下圩堤19座。2010年,全圩区有外闸(向长江排水)5座,排水能力385立方米/秒,大小内闸(向河湖排水)45座,固定排涝机站13座,总装机容量3160马力/115千瓦。
  二、鄱阳湖圩堤新妙湖圩原名北庙大坝,位于都昌北山乡、多宝乡,横跨湖区南北两岸。流域面积432.5平方千米。该圩经多次修缮,至2010年,坝长达2千米,高12米,顶宽4.5米,高程23.5米,堤身内外坡均用块石护砌,堤顶还设有1米高防浪墙,坝南端建2孔3.5x3.5米孑L水闸l座,坝北设3孔 3x3米1孔 3.7x4.0米水闸1座。湖区有8个乡132个村镇3180公顷农田受益。圩内有水面3693公顷。
  三角联圩联圩区域涉及永修县三角乡、永丰垦殖场和新建县大塘坪乡。圩堤位于永修县东南部、修河尾闾;北临修河干流,东临鄱阳湖,南隔蚂蚁河与新建县相邻,为一封闭圩区,堤线长33.57千术(其中永修县31.77千米,新建县1.8千米)。圩堤保护面积56.28平方千米、农田3353公顷(其中永修县3220公顷,新建县133公顷)、人口6.38万人。1998年,新建县大塘坪乡管辖堤段溃口2处,致使全圩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鄱湖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三角联圩除险加固工程自2005年开工建设,至2010年,完成其中21千米堤段除险加固。
  九合联圩隶属永修县,由九合乡和恒丰企业集团分堤段管辖。圩堤位于永修县东部修河尾闾地区。圩区东临鄱阳湖,南临修河干流,西有支流王家河,北有支流杨柳津河,为四面临水封闭圩区。堤线全长42.8千米(其中九合乡28.4千米,恒丰企业集团14.4千米)。圩堤保护面积42平方千米,保护农田3373公顷、人口2.47万人,圩区出产以粮、油、棉作物为主,素称粮仓。1998年特大洪水给整个堤防造成严重损坏,危及大堤度汛安全。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六个单项九合联圩除险加固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实施恒丰管辖段10千米除险加固,其中九(1)标6千米堤段除险加固建设工程已完成。
  双钟圩属新建堤防,位于鄱阳湖出口与长江交汇处,湖口县城上、下石钟山之间,全长1.36千米,保护人口5.4万。鄱阳湖1999年12月二期治理工程开工,2000年4月堤身曾发生滑塌。工程审定总投资3012.25万元。至2010年12月,实际下达除险加固资金267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23万元;共完成投资3376.72万元:完成土方填筑45万立方米、抛石固脚5.41万立方米、混凝土护坡0.78万立方米、高喷处理面积0.6万平方米、堤基处理(黏土截渗墙)0.5千米、深层搅拌1.93万平方米、加固重建建筑物6座。
  矶山联圩位于都昌县城南郊,1998年10月纳入鄱阳湖二期工程开工,至2010年底,共下达除险加固资金3630.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77万元;共完成投资4061.53万元,完成土方填筑92.26万立方米、混凝土护坡1.34万立方米、干砌块石护坡0.66万立方米、射水造墙3.26万平方米、加固重建建筑物5座。
  南康堤位于星子县城内,全长3.692千米,保护耕地613公顷、人口3.96万人。1998年10月纳入鄱阳湖二期治理工程开工,至2010年12月,共下达除险加固资金259.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77万元:共完成投资1898.83万元,完成土方填筑52.8万立方米、混凝土护坡0.57万立方米、堤基处理0.1万平方米、防洪墙0.12千米、加固重建建筑物4座。
  永北联圩长19.062千米,保护耕地713公顷、人口3.94万人,为永修县城及京九铁路的防洪屏障。1999年9月纳入鄱阳湖二期治理工程开工,至2010年12月,共下达除险加固资金6139.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753.98万元;共完成投资4901.51万元,完成土方填筑88.83万立方米、抛石固脚3.43万立方米、混凝土护坡1.42万立方米、防洪墙3.72千米、堤基处理(黏土截渗墙)面积0.98万平方米、加固重建建筑物26座。
  郭东联圩位于永修县,长9.1千米,保护耕地500公顷、人口1.1万人,为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防洪屏障。1999年1月纳入鄱阳湖二期治理工程开工,至2010年12月,共下达除险加固资金2687.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5万元;共完成投资1830万元,完成土方填筑76.4万立方米、填塘固基35万立方米、抛石固脚0.48万立方米、混凝土护坡0.4万立方米、加固重建建筑物6座。
  [=此处为表格(2010年市境长江干流河段各圩堤设计水位一览)=]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