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病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75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病害防治
分类号: S9
页数: 1
摘要: 一、病害种类市内流行常见鱼病种类,按感染病原来分,主要有4种,即病毒性鱼病:草鱼出血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等:细菌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疖疮病、烂尾病等;真菌性疾病:水霉病、鳃霉病等;寄生虫类疾病:隐鞭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鱼蛭病、舌型绦虫病、腹口吸虫病、毛细线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鱼虱、鱼怪病等。
关键词: 病害 敌害防治

内容

一、病害种类市内流行常见鱼病种类,按感染病原来分,主要有4种,即病毒性鱼病:草鱼出血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等:细菌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疖疮病、烂尾病等;真菌性疾病:水霉病、鳃霉病等;寄生虫类疾病:隐鞭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鱼蛭病、舌型绦虫病、腹口吸虫病、毛细线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鱼虱、鱼怪病等。
  二、流行季节春、冬季主要有水霉病真霉类发生;夏、秋季主要是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
  三、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消毒;经常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水质;及时清除残杂物和死鱼;定期药物预防;责任到人,定期巡塘,及时处理鱼塘发生事故。防治过程一般坚持“预防为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方针,并采用土洋结合、中草药防治及生态防治等方法。推广生物生态防治鱼病技术和采用泼洒生物制剂及生石灰清塘消毒等措施,改良水域环境。
  四、鱼病监测 2007年,正式水生动物鱼病防治监测机构开始建设。农业部投入资金建设监测站,列入国家投资建设。第一批建设有都昌、彭泽、九江、武宁4县;第二批建设有湖口、永修县。其他县(市、区)在陆续建设之中。每个防治站农业部投入资金90万~13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防治站点仪器设备和防疫仪器。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