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供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1000064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供电
分类号: TM61
页数: 6
摘要: 省政府印发《江西省农电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实施方案》《江西省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施方案》3个文件。对农村电网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造。同年11月20日.省政府召开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会议,要求省电力公司对全省县级供电部门先行启动管理体制改革,陆续完成武宁、修水2个县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造。全市农电企业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一览)=] 说明:九江农电系统各县(市、区)供电公司农网陆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农网建设与改造。
关键词: 供电 电力

内容

第一节农网改造一、管理体制 1998年2月,省政府印发《江西省农电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实施方案》《江西省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施方案》3个文件。根据总体布置安排,决定从当年始,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市农电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农村电网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造。同年11月20日.省政府召开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会议,要求省电力公司对全省县级供电部门先行启动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农电管理层次,消除农村供电层层趸售、层层加价现象,实现由县供电部门直供直管到户。同月,省电力公司与星子县政府签订股改协议,由省电力公司出资600万元,星子县政府出资400万元(以星子县供电局生产经营净资产作价出资),省电力公司为控股方。1999年2月28日,星子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九江市第一个股份制县级供电企业。至2000年年底,全市先后有星子、德安、瑞昌、湖口、彭泽、都昌、永修7个县供电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九江供电局所属沙河分局和庐山区分局,通过改制成为省电力公司全部国有资产子公司。2001-2002年,陆续完成武宁、修水2个县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造。至2002年年底,全市农电企业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共组建10家股份制县供电企业和2家全资供电企业,实现“一县一公司”原则,取消乡村二级管理机构独立核算体制。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一览)=] 说明:改制时,共青系工业开发园区,不属行政区划单位二、工程改造 1998年10月,按照“先改制后改造”“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体制走”原则规范操作。九江农电系统各县(市、区)供电公司农网陆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农网建设与改造。至2010年年底,全市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7.979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7座、改造2座,新建和改造110千伏线路90千米;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33座;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575千米、10千伏及以下线路2049.73千米。至此,九江农电系统共有110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容量513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7条,共计297.4千米;35千伏变电站85座,主变容量741.75兆伏安,35千伏线路113条,共计1440.54千米;10千伏线路534条,共计14389.779千米,10千伏公变配电台区17886台,容量4252.69兆伏安。低压线路27689.537千米。
  三、同网同价 2000年年末,省政府将九江地区已股改到位县农村电价均控制在0.8元/千瓦时以内,其余县农村电价基本控制在1元/千瓦时以内。2003年5月30日,按照省发改委颁发文件规定,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价格进行统一规定,决定分两步在全市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即自2003年7月1日抄见电量起,全市农村与县城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价,自2004年1月1日起抄见电量起,全市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2009年11月20日,省发改委颁发文件规定,实现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价。至此,全市范围内各类用电均实现同价,实现省网与各县网相应用电类别同价,彻底解决农村电价高、农民负担重、城乡同网不同价问题。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各县供电公司各电压等级供电设备一览)=] 第二节城网改造 1991年,九江城网共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公用线路19条,配电变压器400台,容量13万千瓦。1998-2000年,九江城区配网进行大规模集中改造,投入资金4.43亿元,新增110千伏沿江变电站1座,通过网络重构,电缆下地及增加台区布点,公用线路由24条增至70余条,新增变压器130余台。电网结构得到改善,供电能力增强,电力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基本保证城市用电需求。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用电负荷增长迅猛,城市配网已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用电增长需求。
  2001年始,省电力公司每年安排城网中低压改造专项资金对九江城区配网逐年进行改造,累计投入资金3亿余元,配合城区110千伏飞机坝变、邹家河变、陆家垄变等新建工程对九江城区配电网络进行几次较大规模重构,形成具有九江特色蜂窝状网络结构。根据供电区域划分,每个供电区域内10千伏线路均建成1-2个供电环,每个环内线路出自变电站不同10千伏母线,每个环通过分段开关或环网柜形成五分段或七分段。不同供电环之间、不同烘电区域之间还有联络开关或网际开关进行联络。如此结构配电网络不但负荷转移能力强。而且在负荷增长需要建设新线路时破老环成新环也非常方便。改造后,九江城区配网95%以上10千伏供电线路均形成环网,根据多次设备检修及倒闸操作经验,九江城区变电站任何一条10千伏母线停电,所供负荷均可通过配电网进行转移,不至于影响对用户正常供电。
  经过10年城网改造,有效增强九江城市电网网架,加快电网建设,基本消除电网瓶颈,保证电力输送和分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电网结构,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范围,强化电网作为市场载体功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确保电网经济可靠运行。至2010年年底,九江市城区共有10千伏公用线路121条、10千伏专线53条,线路总长778.2千米,其中架空线路515千米,电缆线路263.2千米。配网中有公用变压器1224台、专用变压器1070台、开关349台、高压分接箱303台、环网柜58台。
  第三节九江电网一、供电负荷 20世纪90年代初,九江电网平均用电负荷为11.4万千瓦,供电量10.3亿千瓦时,供电大户有九江炼油厂、九江化工厂、武山铜矿、九江纺织厂等。1991-2000年期间,受经济发展较慢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供电量每年增长率均在60-/0以下。进入21世纪后,九江工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2000年九江电网供电量为18.5亿千瓦时,到2010年增长到75.4千瓦时,平均用电负荷由21万千瓦增长到86.1万千瓦,每年均以12%以上快速增长,2010年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51.5万千瓦。工业用电大户增加较快,如九江钢厂最高用电负荷达20万千瓦,每年用电量达13亿千瓦时;亚东水泥最高用电负荷达6万千瓦,每年用电量达4亿千瓦时;炼油厂最高用电负荷达5万千瓦,每年用电量达3.5亿千瓦时;星火有机硅厂最高用电负荷达5万千瓦,每年用电量达3亿千瓦时。用电负荷在3万千瓦左右用户较多,如旭阳雷迪、巨石玻纤、武山铜矿、兰丰水泥、鑫山水泥、诺贝尔陶瓷、江铜铅锌冶炼、赛得利等。各县市区负荷在工业园发展带动下,增长较快,如湖口、瑞昌、武宁、修水县等最高用电负荷均在8万千瓦以上。2010年,供、售电量均突破74亿元。
  二、供电结构 1991-1995年,九江电网仅两回220千伏线路与外界联络,分别是220千伏浔昌线、下柘线。220千伏变电站仅妙智变1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九江电网主要以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存在供电线路长、供电质量差等缺点,湖口、彭泽、都昌3县仅1条110千伏塘湖线供电,武宁、修水片区仅1条110千伏柘武线供电,各县区单线、单变供电结构普遍存在。1996-2005年,九江电网发展到拥有220千伏变电站5座,分别是妙智、共青、裕丰、市中、海山,110千伏变电站28座,主变容量达1934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达1472千米,与外界南昌电网联络线路达到5回线路,1回110千伏线路与景德镇电网联络,为九江电网电能外送提供可靠保障。“十一五”期间,随着特高压电网发展,九江境内有2座500千伏变电站,分别是500千伏永修变电站和500千伏石钟山变电站,特别是500千伏石钟山变电站投运后,为用电大户九江钢厂及九江东3县提供可靠供电。220千伏变电站发展到妙智、共青、市中、裕丰、海山、叶家山、新港、沙城、赛城湖、杨家岭10座,110千伏变电站35座,主变容量迭4025.15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2330千米。1996-2005年期间,九江有“能源基地”之称,九江发电厂装机容量由一期2台125兆瓦,发展到二期2台200兆瓦,三期2台350兆瓦;柘林水电厂装机容量达420兆瓦,作为江西电网调峰、调频主电厂。在“十一五”期间,用电负荷每年以20%左右速度增长,加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九江二电一期、二期机组逐步关停,全市负荷潮流也因此由电能外送型转向为吸收型。电源结构运行复杂化,武宁、修水片区小水电大量发展,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以上,都昌、星子、海会片区风电场发展装机容量达84兆瓦。
  三、电网建设九江电网位于江西电网北部,是江西电网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范围包括9县1市2区,经过近20年电网建设与改造,九江电网规模不断增大,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不断增强。2010年5月,九江地区首座500千伏石钟山变电站正式投运,九江电网开始迈人超高压时代。至2010年12月底,九江电网现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6座,主变76台,主变容量4025.15兆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压器15台,主变容量216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4座,主交压器57台,主变容量1844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4台,主变容量21.15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22条,总长2330.046千米,其中:220千伏29条,858.365千米;110千伏82条,1346.581千米;35千伏11条,125.1千米。
  [=此处为表格(2010年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一览)=] [=此处为表格=] 第四节电力调度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电网调度通信技术及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限制,电力调度员仅凭技术图纸、模拟图及运行经验来指挥九江电网调度。其时,九江供电局调度所含有调度班、继保班、通信班、自动化班、生技股。进入21世纪,调度机构有所变动,继保班划分为修试所管辖,新增信息班。2006-2010年,九江供电公司将配网调度权划分给隶属配电分公司配网调度班,将通信班、信息班划出为信息通信中心管辖,调度所仅有电网调度班、配网调度班、自动化班、中心生技股,共36人,并更名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一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 系统、客观地记述1991年-2011年济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