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5020220000775
作品名称: 曹山寺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4
起始页: T03102_00.pdf
分类: 其他
创建时间: 公元870年;宜黄县
分类号: K928.7
主题词: 名胜古迹

作品简介

位于宜黄县陈坊村,距县城15千米。曹山寺为唐代僧人本寂禅师于公元870年创建,是佛教禅宗支下曹洞宗发脉地之一。曹山寺建在虎形山下,周围树竹茂密,群山秀丽,优雅恬静。往昔,寺内香烟缭绕,晨钟暮鼓,僧徒云集,诵经传法。该寺在唐朝以前,即有佛教信士居住,始曰堂,后为观,名何玉观。本寂禅师住持后,改名荷玉观。本寂继承洞山良价师法,在此大振洞门禅风,创立佛教曹洞宗,荷玉观依曹山地名为曹山寺,驰名中外。1981年,宜黄县人民政府发布保护曹山寺遗址通告,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拨专款修复本寂禅师墓塔。1985年,省人民政府把曹山寺遗址和本寂禅师墓塔列入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点。1994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外开放。该寺先后从缅甸请进汉白玉佛像13尊。2000年宜黄县政府投资250万元,建成客房1幢,建筑面积640平方米,一次可接纳游客60人;修通县城至曹山寺6.5千米水泥路面,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2004年开始重建曹山寺。陆续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藏经阁、法师寮、回廊等。2009年11月12日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