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练双飞”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184
专题名称: “玉练双飞”的传说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30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很久以前,麻姑山上有一巨大石壁。石壁好陡,笔直笔直的,好似刀劈过一般。每年六月六这一天,阳光一照,石壁就象金山一样,放射出一绺一绺金光,光彩夺目,人们都非常惊奇,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一群放牛的伢崽(小孩)在石壁下捉迷藏。有个最顽皮的伢崽攀援而上,在石壁半中腰上无意看到几行隐约约的小字。这个伢崽认字不多,他就把其它几个伢崽都叫了过来,他们也都不认识。后来,他们请来村里学问最深的私塾先生,也同样没认出来。这时,山里一个百岁老翁告诉大家,说是他小时候听祖辈说过,石壁有门,那几行字是开门的锁匙,如果能认出来,就能解开石壁放光的秘密。 这一来,一传十,十传百,上麻姑山认字的人络绎不绝。那些“进士”、“秀才”竟相攀登,唯恐别人先认了去。有些“名门”还雇人大担大担地挑书上山,对着石壁翻书相对,但仍然没有一个人认出。那字也确实难认,模模糊糊,似有似无。根本无法看清,怎么认出来呢? 却说有一天,麻姑山来了一个武侠。这武侠听人说全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只有麻姑山洞天福地兼而有之。所以他想,这样的宝地,必有高僧。于是寻迹而来,想拜师学艺,他刚到半山腰,就看见一只九色鹿正被一只黄斑虎嘶咬着,发出阵阵哀鸣。武侠见了来不及细想,一纵身跳到了老虎身上,刚要拔刀,却被老虎掀了下来。黄斑虎见是一人,丢下九色鹿,便朝武侠扑来,利爪抓破了武侠肩膀,顿时鲜血淋淋。武侠顾不得疼痛,迅速拔出腰刃,朝猛虎砍去,正中虎头。黄斑虎长啸一声,转身一纵,逃得无影无踪。九色鹿对着武侠点了三下头,留下一张纸符也转身跑了。 武侠捡起纸符沿路而上,来到了大石壁前。这时,伤口麻焦火辣,疼痛难忍。他只好坐下歇息。回想起刚才九色鹿对自己点头,似通人性,不由地掏出九色鹿留下的纸符,展开念了起来。 桐天福地有奇观,神锁就在壁腰端。 仙境显现只一刻,烟消云散门自关。 话音刚落,只听霹雳一声巨响,石壁竟被劈成两半,缓缓向两边分开。洞内是一片耀眼的金色。武侠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九色鹿又分明站在玉柳树下望着自己呢。于是,他走进了洞里。嗬!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金牛拉金磨,金马配金鞍,珍珠玛瑙翡翠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过了这片金银的世界,前面出现了另一番景象:轻沙薄雾中,八只孔雀展翅开屏,十六只黄莺啼声婉转,清清的溪水中金鱼蹦跃……九色鹿领武侠来到溪水旁,用舌头舔了舔武侠的伤口,然后用溪水擦洗。武侠被这一擦,顿时觉得伤痛消失,伤口也痊愈了。 九色鹿领着武侠在洞内转了一圈,指着这一切。让他随意挑几样东西。武侠哪里肯要,“天下武侠,向来仗义疏财,只为驱强助弱,不图酬报。今日有幸能看到洞中奇观,已心满意足矣!”说完告辞而出。 九色鹿看见武侠朝外走去,眼里涌出感激的泪水。它本想厚赠武侠一点礼物,以报答救命之恩,谁知武侠什么也不肯要,所以心中感到异常不安。这时,石壁已在慢慢合拢。九色鹿一狠心,折断自己的双角,向武侠掷了过去。 武侠此时已经走出洞口,听到响声,便伸手接过,见是两条闪闪发光的金练。他反身向洞内一看,九色鹿正愣愣地望着自己,头上漂亮的角没有了,殷红的鲜血,正顺着脸颊汨汨流下。武侠心中十分不忍,立即将金练抛回。就在这时,石壁刚好合拢,金练被挡在壁外,双双挂在壁顶,变成了两条耀眼的瀑布,哗哗地流向山涧。 后来,有个石匠为了让后人知道这两条瀑布的来历,就爬到瀑布右边的石壁上;去凿“金练双飞”四个字。可是“金”字头上的“人”字,再怎么凿也显不出来。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武侠这个“人”,再没在麻姑山一带出现过的缘故。鹿角是成双的一对,瀑布是对称的两条,所以“玉练双飞”的“玉”字也应是左边多一点的“金”字了。 直至今日春游麻姑山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金练双飞”四个字和那金练变成的瀑布。(王丽君)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