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亭与洗盂塘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077
专题名称: 飞仙亭与洗盂塘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856.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县城东郊二公里的尧家附近,原有一高、广数米的土丘,丘上建有凉亭1幢,拱顶飞檐,描龙画凤,中设石桌石墩,周有石栏座椅,为过往行人或郊游者喜临歇息之所,名叫“飞仙亭”。 相传亭名、村名的由来,始于南宋嘉定中,闽人白玉蟾的故事。 一日,白玉蟾云游至崇仁,见华盖、巴、罗诸山,秀气环合;宝塘、西宁众水,萦绕其间。一时钟情于此山清水秀之境,遂驻北耆道堂岭玉清观(今永胜厂宿舍区旧址),聚徒授书,吟诗作画,常领众徒,游乐于县内山山水水之间。某日率众弟子至东郊,见有土丘凉亭,屹立道旁,登而环顾,美不胜收。自后常幻变为疯道癞丐,至此村侧塘畔洗盂,使水作桂花香,连日不断,众诧异问:“请向道长何方人氏?”笑答:“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露餐霞,笑指武夷山一下,白云深处吾家”。众人费解莫测。后值洪水骤涨,有人见他率众弟子至亭观洪。移时,洪水漫及土丘,遂置伞于水面,独自乘之而去。众弟子皆惊奇,意为仙人升天。为纪念其人其事,后人名其亭:“飞仙亭”,名其村“洗盂塘尧家”。此亭历代屡经修葺,延至清末圯毁。建国初,土丘亦平为田,遗迹无踪。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