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拐过蔡洲渡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731
专题名称: 李铁拐过蔡洲渡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31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大岗镇溪头村委会隔着抚河与李渡镇相望,是沟通临川、丰城、进贤三县的古老渡口,俗称“蔡洲渡”。 蔡洲渡以前是过河收费的民渡,不但增加群众负担,且因船小河宽,水流湍急,来往拥挤,极不安全。每逢春夏水涨,风大浪急,翻船事故时有发生。清道光年间,李渡附近的墩上吴家有个吴员外,捐资倡办义渡(过河免收船费),打造了大渡船,雇好了船工:择定农历三月初九日开渡(试渡),准备迎神赛会,热烈庆祝。这一日,蔡洲渡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两只崭新的大渡船,披红挂彩,停在河边,等候开渡。这时,适有“八仙”之一的李铁拐由此经过,也驻足观瞧。摇身一变,变作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挤在豪绅富商红男绿女之间,一拐一拐也要上船,吴员外见他满身脓疮,满脸鼻涕,十分厌恶,喝令手下人将他拦住。而那些种田的、卖柴的、挑炭的劳动群众,则对吴员外嫌贫爱富的行为极为不满,都不约而同的让开路,拉的拉,搡的搡,硬是把乞丐推上船。吴员外见了气得干瞪眼。一过河,李铁拐就现出本相,立于渡口,手挥拐棍,口中念念有词:“蔡洲渡,办喜事;打大船,开义渡;穷人为穷人,相帮又相助;大风大雨无惊险,千年万载平安渡。”念毕,双手合十向船上的劳动群众致意,化作一道清风,霎时不见。吴员外见了,如梦方醒,吓得浑身战抖,连连叩头谢罪;种田的、卖柴的、挑炭的劳动群众,知是神仙显灵,个个欢喜不尽。 说来也怪,蔡洲渡自开义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除了壬子(1912年)那年翻过一次船,浸死两个财主外,其他各年都平安无事,是抚河流域远近闻名的安全渡口。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