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寨遗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604
专题名称: 罗家寨遗址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32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罗家寨遗址在上顿渡西南1.5公里宜黄河西岸。经1960年、1963年省考古队和1975年地区文物普查队鉴定为战国时代遗址。遗址上筑有一平面近梯形的土城。城墙、城门、城壕尚存。东城墙立于宜黄河西岸,西城墙与丘岗相连,南、北城墙为村舍与稻田。场面内已经耕作,城东部和中部地势较高,葬有现代墓。面积13,310平方米。出土陶片纹饰复杂多样,有米字纹、编织文、叶脉纹、云雷纹、园图纹、方格纹、绳纹、水波纹、S形纹、锯齿纹、蕉叶纹、麻布文、席纹、锥刺鱼鳞、人字纹以及各种组合纹饰等。陶胎多呈青灰色,红黄色次之。器形以罐类为主,并有孟、※、盘、鼎豆等。有的器物还常见有兽首卸环铺骨及龙形系等装饰。铁制工具的大量出土,是此处遗址的一个重要特点。1975年出土铁斧14件,均为长主形,平面有两周凸弦纹,方銎、平刃,身长14厘米的铁口锄4件,平面呈凹字形,弧刃身长8厘米,刃部宽7.5厘米。另外还有铁制蹄形鼎足、铁釜、铁剑等残片与碧玉纹壁石壁、石斧、石奔、带孔石刀等。 江西省发现战国时代遗址很少,罗家寨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江西省战国时代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