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人民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1020230000453
机构名称: 崇仁县人民医院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695.pdf
地址: 崇仁县桥南石槛刘家大屋
起始时间: 1949年7月

机构描述

县人民医院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卫生院,缝立县卫生院,址在桥南石槛刘家大屋,时有医务人员7人,其中中级医务人员3人,初级医务人员3人,仪有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消毒器和一般的外科换药,切开排脓及产科的简单器械。1954年有医务人员19人,设置了门诊部,住院部,分内、外、儿,妇产等科室,添置显微镜及各种手术包等,开设10张病床。1956年迁于县桥北道南路,兴建了门诊部、住院郎和传染病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迁入桥南原人主堂,改建住院部,增置万能手术台1床,设病床26张。1960年1月改名县人民医院,设内、外、传染、妇女、五官、中医、药剂等科室,有医务人员25人,其中高级医务人员6人。兴建门诊部,面积700)平方米,病床30张。1964年至1975年相继兴建了住院部,面积1700、方米,传染病450平方米,先后配备了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机、万能产床等医疗备。同时,配备救护车1辆。门诊部分设内、外、儿、妇产、五官、中医、化验等科室;住院部分设内、外、儿、妇、中医、传染等科,病床146张。1984年底,全院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工作人员222人,其中医护人员175人(高级50人,占28.57%,中级107人,占61.14%,初级18人,占10.29%)。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急诊室、观察室、注射室、肠道门诊室、中西药房等;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含五官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科、放射科、检验科、中医诊察室(含中西医结合病房)、西药房,手术室,设病床180张。院内尚设有医技科(内有理疗室、心电图、超声波室、病理室);医务科(含护理部、供应室);药剂科(含制剂窒、中西药库房等)。拥有超声波机1台、心电图机(日本进口)1台、万能手术床3台、万能产床1台,全套的腹部外科和妇产科的手术器械1套,200毫安X光机2台,400毫安X光机1台,超短波雾化器1台,角膜显微镜1台,显微镜3台(其中日本进口1台),721型分光克度计1台,电炭两用消毒器1台,夹层锅1台,高压消毒柜1台,纤维胃镜2台、气管镜1台,冷光源膀胱镜1台,塔式蒸馏锅1台、蒸馏器3台、干燥箱2台、电冰箱3台,分析天平1台,以及各种手术刀、包等百余种医疗器械。西医药品增至460种,中医药品增至365种。1962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之县医院。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