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初,6名个体中医药人员在县城组织健康联合诊所。次年,设观察病床。
1957年改称城区联合诊所,增至11人。1958年10月13日,与伤外科联合诊所、镶牙联合所、妇幼保健联合站(实为接生站)合并,又增收一些个体医生,组成集体性质的红旗公社医院,有职工53人,病床38张,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小儿科、针灸科、中医喉科、镶牙科、中医妇产科、中医骨伤科;下辖富溪、梓翠、水南、朝仙、水北5个医务所。因该院突出中医特色,群众习称为“中医院”。1959年改名琴城公社医院,下设桥背、朝仙、水北3个医务所。1961年又改称城关镇公社医院。1969年2月,25名医务人员下放农村,其余20余人连同集体财产43万余元,并入县医药卫生防治处。
1972年4月,设全民性质的城关镇公社卫生院,有职工18人。1982年9月1日改名县中医院,有职工36人,其中医务人员32人。1986年3月1日建成4层钢混结构门诊楼1幢,面积940平方米,造价12.5万元。1987年,有职工52人,其中医务人员46人,病床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