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红壤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11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红壤开发
分类号: S156.6
页数: 4
页码: 157—160
摘要: 崇仁县红壤面积很广,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5.7%,其中海拔50—100米的岗地大都分布在城郊及石庄、沙堤、航埠、郭圩、六家桥、孙坊、东来、河上、三山、马鞍、郊西等乡,适宜栽种果树及旱作物。 建国前,私人零星开发红壤岗地,种植果树及苎麻、黄麻、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
关键词: 红壤开发 崇仁县

内容

我县的红壤面积很广,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5.7%,其中海拔50—100米的岗地大都分布在城郊及石庄、沙堤、航埠、郭圩、六家桥、孙坊、东来、河上、三山、马鞍、郊西等乡,适宜栽种果树及旱作物。 建国前,私人零星开发红壤岗地,种植果树及苎麻、黄麻、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统计,全县有种植场12处,栽有茶、桐、桑、蔗、苎麻等。同治间,全县果树面积约计1500余亩。
  民国期间,桔园、苎麻园,各种果林遍布城乡,孙坊乡庙上的李子,石庄乡官山、何仔坎、富溪、枯树下、曾家等村的板栗,沙堤乡廖洲、坪上等村的柿子,城郊的苎麻、柑桔等,均产量多,质量好。二十六年(1937)统计,城郊有桔树1200株,年产量48000公斤。三十年,全县有特约麻户190户,种植苎麻193亩,年产纤维18950公斤。三十五年,全县种黄麻620亩,收纤维12000公斤;苎麻302亩,收纤维16000公斤。 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红壤开发的规划,动员各公社(场)开辟园艺场或种植基地,并按年下达开发面积及种植计划,不断提高红壤开发的经济效益。1963年,全县共收获柑桔2350公斤,梨34350公斤,柚24900公斤,桃20450公斤,李27400公斤,板栗1950公斤,其他水果6150公斤。
  1972年,左港垦殖场、红旗镇、县农科所、下屋农场的4个园艺场及其他公社共有茶园3003亩,果园462.5亩。是年收获柑桔10450公斤,梨97700公斤,其它水果110100公斤,茶叶1300公斤。
  1978年,全县有茶园3000亩,果园639亩,共收获茶叶10000公斤,柑桔350公斤,梨3400公斤,柿210公斤,板栗400公斤,当年水果歉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一面发展国营、集体园艺场,一面将荒地包给私人垦殖,使红壤开发工作大有进展。
  1984年,全县有园艺场23个,其中国营农林垦殖场办的6个,乡办的17个,共有职工152人,垦殖面积7808亩(表2—11)),此外,私人承包垦殖的果园有100亩。全年收获红毛茶叶500公斤,绿毛茶叶9000公斤,柑桔110250公斤,梨30450公斤,桃4400公斤,李3250公斤,枣7250公斤,板栗14450公斤,柿15000公斤。
   崇仁县1984年园艺场分布情况表
   表2—11面积:市亩产量:百公斤续表
  注:河上乡园艺场栽柑桔树3000株,三山乡园艺场栽柑桔树6400株,许坊乡园艺场栽柑桔树800株。
  1985年,大量发展红壤开发专业户,以三、五户为一组,建立开发点,将荒地划片包给私人垦殖。并吸收世界银行投资543.91万元,开发东来草场(位于东来乡雷坊村委会的朱家村前,面积1万余亩,范围东濒崇仁河,西界县城至东来公路,北接临川县的高坪镇),由各乡移民至此定居,分户承包荒地垦殖。是年,场内有专业户42户,垦荒1290亩,产西瓜8万余公斤,养猪92头,家禽2130羽,鱼15500尾。1986年,全县有专业户204户,人口886人。其中:东来草场68户,291人;河上乡80户,340人;孙坊乡22户,99人;左港垦殖场16户,72人;郊西乡15户,68人;石庄乡3户,16人。共垦荒7343.9亩,其中:东来草场3019.05亩,河上乡2719.95亩,孙坊乡514.95亩,左港垦殖场457.95亩,郊西乡522亩,石庄乡110亩。除世界银行投资外,省财政拨款208万元,县银行贷款262万元,为开发地区进行交通、水利、电力、房屋等基本建设,帮助专业户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是年,这些开发区产西瓜237.5万公斤,产值28.44万元,利润18.4万元;产花生17万公斤,产值18.9万元,利润13.2万元;其他作物红薯、蔬菜、油菜、芝麻、大豆等产值3万元,利润1万元。户平收入2660元,人平纯收入540元,较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391元高38.1%。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