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稻栽培新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连城鄉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89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稻栽培新技术
分类号: F127.56
页数: 1
页码: 89
摘要: 旱床育秧技术连城乡从1994年开始改革育秧方式,推广应用酸土肥进行旱床育秧。所育旱床秧苗,白根多、秧苗壮,栽到大田早生快发,穗大粒多产量高,一般亩产比湿润育秧苗增产10%以上,酸土旱床育秧虽对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但农民用酸土育秧,认为较麻烦,又不愿意增加投入,所以推广面积逐年下降。
关键词: 地方经济 连城乡 水稻

内容

旱床育秧技术连城乡从1994年开始改革育秧方式,推广应用酸土肥进行旱床育秧。所育旱床秧苗,白根多、秧苗壮,栽到大田早生快发,穗大粒多产量高,一般亩产比湿润育秧苗增产10%以上,酸土旱床育秧虽对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但农民用酸土育秧,认为较麻烦,又不愿意增加投入,所以推广面积逐年下降。
  塑盘育秧抛栽技术1997年推广应用抛秧技术。早稻抛栽田平均亩产405公斤,比手插田亩增29公斤,增幅10.5%,一晚抛栽田平均亩产482公斤,比手插田亩增46公斤,增幅12.2%,二晚抛栽田平均亩产448公斤,比手插田亩增42公斤,增幅11.4%。
   壮秧剂育秧技术用壮秧剂育出的秧苗矮壮多蘖,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与旱床育秧和塑盘育秧抛栽相配合,更能发挥节本增效的优势。
  多效唑施用技术多效唑是一种施用后能使作物秧苗粗壮矮化、分蘖多的化控药物。连城乡1988年开始推广,由于浸种育秧施用了多效唑后,种子发芽整齐,秧苗矮化、分蘖多,增产幅度5-8%,因而多效唑施用量逐年增多,面积逐年扩大。
  薄露灌溉技术这是一种既节水又增产的灌溉技术,对水稻采取薄水灌溉,适用露田,即每次灌水田的水层在半寸左右,自然落干露田后再灌,露田程度根据水稻生育阶段的需要要求而定,改变了过去深水漫灌或长流水的传统方法。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