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民住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2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民住房
分类号: F293.31
页数: 1
页码: 198
摘要: 农民住房历来结构简单,绝大部分是一排三间,也有一排四间,一排五间的,多为泥木结构。砌墙用的是土砖坯,或用夹板筑的土墙。室内梁、柱、桁条、角子、楼板等都是木料,壁则有的是用木栏,有的是筑土墙,有的用竹子再糊以泥巴、石灰。
关键词: 上顿渡镇 农民住房

内容

农民住房历来结构简单,绝大部分是一排三间,也有一排四间,一排五间的,多为泥木结构。砌墙用的是土砖坯,或用夹板筑的土墙。室内梁、柱、桁条、角子、楼板等都是木料,壁则有的是用木栏,有的是筑土墙,有的用竹子再糊以泥巴、石灰。屋顶多使用小青瓦。由于传统习惯,房屋的高度一般为一丈五尺六寸,一丈六尺六寸、一丈七尺六寸、一丈八尺六寸、一丈九尺六寸、二丈一尺六寸等,房屋方向多是坐北朝南,屋前一般有一小块平地,四周栽种果树或风景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要求建房的越来越多,新房越建越高,越来越好,多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有的还用上钢筋水泥。
  1995年起,临川市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原则,使农村建房走向规范化,杜绝盲目性、随意性现象。住宅设计上对“堡垒式”、“火柴盒式”的老传统建筑模式进行改革,取而代之的是整体有序、造型美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0世纪90年代,集镇住宅建设加速发展。住宅结构由砖木结构为主发展为砖混结构为主的3层以上的楼房,且都是经过设计按规划要求进行施工的。住宅造型各具特色,有方型、长方型、椭圆型、前凸型、后凸型、组合型等。住宅外表美观,有碎石磨面、墙面砖饰面等,饰面色彩配设整体效果加强。建筑风格有古代式、现代式、古代与现代结合式等。特别是省道沿线村庄的建筑物,外型更为新颖,下店上宅多功能的商住楼日益增多。
  1997年,临川有40%以上农民1户1井,有的使用压水井,有的使用小型小泵抽取井水,大大减轻了农民吃水的体力劳动。1999~2001年,对农村电网实行全面改造,城乡同网同价。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