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茗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839
颗粒名称: 汤茗孙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汤茗孙(1892-1972年),江西临川人。1896年,开始接受传统启蒙教育。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汤茗孙(1892-1972年),江西临川人。1896年,开始接受传统启蒙教育。1906年,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09年,毕业返乡教乡塾。1911年,创办全省第一所私立平民小学——临川县李渡镇平民小学,初为1个班,学生20人。汤茗孙既是校长,又当教员。在教学中,他
  坚持师生教学民主,废除封建体罚制度,深受学生及家长爱戴。后因家资不厚,平民小学被迫停办。汤茗孙先后受聘在省立第一师范、南昌小学、临川县文港小学、桂桥小学、周坊小学任教。
   1939年,汤茗孙在家乡城前狮子庙内再创私立新民小学,初办五年制教育,学生来自附近四个县,200余人。因汤茗孙办学有功,县政府奖给新民小学学田66亩。1940年,因校窄人多,新民小学迁于戴家窑宗祠,同年秋,他腾出自家全部房屋作为校舍,恢复原校名“私立平民小学”,改为六年制教育。1942年,日军侵扰临川,平民小学被烧成一片废墟。汤茗孙再举全家之力,筹资3000余元,一边重建校舍,一边坚持上课。经过几年发展,教职工30余人,学生300余人,其中寄宿师生70多人。汤茗孙带领家人耕田种地,饲养家禽家畜,想方设法改善寄宿师生膳食。
   1945年抗战胜利,汤茗孙受到江西省第七行政区公署嘉奖,被誉为“抗战教育家”,第七行政区公署督察专员张轮元亲至平民小学,为应届的170多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1946年,临川县参议会在各乡竞选第一届参议员,汤茗孙被焦石乡民一致选为县参议员。在任县参议员期间,他提了许多有益于平民教育的议案,为推动临川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1950年,平民小学并入李渡小学。
   汤茗孙在学校主讲历史课,他知识渊博,讲课时声音洪亮,语言生动,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汤茗孙平易近人,待人诚恳,对学生总是谆谆教诲,从无责怪之言,更不摆教师架子,尤其对农家子女关怀备至,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汤茗孙办平民教育30余年,所教学生数以千计。他除在学校任教外,还经常走村串户普及村民教育,并将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办识字班,当小先生,教村民识汉字,学计算。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