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禄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800
颗粒名称: 黄禄祥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黄禄祥(1879-1946年),近代人民教育家,江西临川人,后移居贵州安顺。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黄禄祥(1879-1946年),近代人民教育家,江西临川人,后移居贵州安顺。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寒,曾在安顺县“义恒兴”商店做过八年的学徒和店员。这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先后阅读了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品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读物,为他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901年,黄禄祥经哥哥黄幹夫介绍,在贵州民族资本家蔡衡武经营的绸布、书业商店“群明社”任总经理。这期间,他开展业余教育工作,鼓励职工自学成材。1904年底,黄禄祥前往由黄幹夫为主创办的达德学校主持工作,开始了他终生从事的教育事业。
   1905年,黄禄祥第一个在贵州开办实行男女生合校的学校,首先聘请女教师,打破了旧学校歧视妇女的现象。随后他又在学校倡导“天足”运动,还动员自己的妻子、女儿、儿媳、侄女及亲戚朋友带头行动,使“天足”运动很快遍及全校和贵阳社会。
   辛亥革命后,黄禄祥的朋辈大都成了达官显贵。贵州军政府亦屡以要职任他挑选,但他不羡名利,淡泊自守,宁愿回达德学校,过着俭朴艰苦的生活。后来,贵州当局为了借重黄禄祥的名义,招徕青年,又委他以省府委员等职,也都被他婉言拒绝。黄禄祥始终以达德学校的教学为己任,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在学校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他连早晚看守学校大门的工役都亲自兼任起来。
   黄禄祥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对学生们提出来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详细解答。他不仅重视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辅导,常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邀请学生到家个别讲解。
   黄禄祥十分爱护青年,对他们的每一个优缺点,都细心观察,切实剖析。对家境贫苦的学生,他更多方培育,还从经济上给予接济。
   为让学生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获得最新知识,1916年,黄禄祥带着学生东渡,留学日本。1919年,又率贵州学生,远渡重洋,去法国勤工俭学。当时,他已是颇有声望的教育家,仍始终孜孜不倦地和青年们一起勤工俭学。
   黄禄祥不仅向青年传授知识,更重视传授做人的道理,一再教育青年要向不合理的社会斗争。他以身作则,在恶势力面前刚正不阿;对反动统治的罪恶敢揭敢骂,虽屡遭迫害,仍不屈不挠,因而博得许多进步学生的信任和崇敬。
   1926年,黄禄祥任遵义中学校长,因拥护民主革命,反对军阀势力,谴责反动当局对学生的迫害行为,被当局以“共党嫌疑”的罪名通缉,不得不流亡上海。1929年,他赴南京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任教。1931年,经黄炎培介绍,先后在江苏昆山、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后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任职。1937年冬,赴延安考察。嗣后,从事民众教育事业,先后任云南开蒙垦殖局董事和四川歇马场乡村建设学院文史教授。这期间,还几次回到达德学校作短期任教。
   黄禄祥从事教育工作40年如一日,被誉为人民的教育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1946年4月8日,他与叶挺、王若飞、秦邦宪等赴延安时,因飞机失事遇难,终年67岁。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