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汤来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796
颗粒名称:
汤来贺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汤来贺(1607-1688年),明清之际的理学家、教育家。字佐平,号惕庵,江西省南丰县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汤来贺(1607-1688年),明清之际的理学家、教育家。字佐平,号惕庵,江西省南丰县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早年师事新城(今黎川)黄端伯,笃信程朱理学。崇祯十三年(1641年),中进士,任扬州推官,颇有善政。崇祯十七年(1644年),升调刑科,数月后,改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巡海粤东。因招抚有功,晋广东左布政使。继而擢升户部侍郎,又改为兵部侍郎兼巡抚。后因受宦官、权贵排挤,归田为遗民。
汤来贺回到南丰,隐居乡里数十年。每日与诸弟一同侍奉老父,潜心读书,并聚徒讲学。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江西巡抚安世鼎等官员重修白鹿洞书院。翌年,安世鼎遣员致书聘汤来贺主白鹿洞讲席,汤固辞不赴。安世鼎又托人致书相劝,说:“此乃入山非出山。”这才应允赴任,于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五月入洞。
汤来贺在白鹿洞书院执教前后三年,80高龄尚抱病讲学。曾立《白鹿洞书院学规》,与高潢共订《白鹿洞书院经久规模议》,除由府学教授为副讲外,以干特为堂长,还设有管干、学长、斋长、典谒、收赞、典书诸职事,均选拔生徒担任。当时,四方闻风而来的学者很多,湖北潜江名进士莫大岸,年已70岁,本与汤来贺素无交往,也慕名而来拜于门下。干特、干建邦(后中进士,曾掌教白鹿洞)父子同窗求学洞中,士林传为美谈。汤来贺说经课艺“不剿袭无极、太极之微言,不驰骛登高、远行之绝境,独谆谆以事亲、从兄、谨言、慎行、忠君、泽民,俾各随时、随分努力实践”。强调为学“专心立志”,认为“夫人不入于正,即入于邪”,故为人当“不愧不怍,穷达自
得”;注重“潜心读书”,提出读书要“以《四书》、《五经》为准,然必旁通遍览而后足以助字识,广见闻”,“每读一书,必循首讫尾,而后可以察其本末、辨其是非、会其同异”;主张“澄心烛理”,认为凡读古人书,凡观古人事,“必为澄吾心以烛之,思其同,复思其异,斯即格物之功,而知可以致矣”;推重“虚心求益”,以为“学海无涯,不集众思无以广益”;讲求“实心任事”,言道:今学者“凡职分所当者,固宜竭力为之”,“有志力行者,思岁月之易迈,则目前当务固不容玩惕,思胞与之同量,则天下苍生之事,皆吾儒之责任也”;又强调“平心论人”与“公心其学”,认为“律己不可不严,论人不可不宽”,“学者当求万物一体之心,视人之能,犹己之能,方见大公无我”。汤来贺平素教诲生徒,重在“躬行”,并竭力程朱遗旨。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