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中专学校招生办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747
颗粒名称:
大、中专学校招生办法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3
摘要:
1958年,抚州地区开始创办大学,参加全国统一招生。1964年以后,考试科目改为文史与理工两大类,且政治条件要求颇严。“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1958年,抚州地区开始创办大学,参加全国统一招生。1964年以后,考试科目改为文史与理工两大类,且政治条件要求颇严。“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进行招生改革试验,招收对象是政治思想好,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复员退伍军人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时称工农兵学员。招生采取推荐方式,即由基层革委会推荐,县(市)革命委员会审查,省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招生工作组与专(市)革委会有关部门共同审定。1972年,大中专院校恢复招生,招生对象和办法与1970年大致相同。1973年,增加文化考查,以保证学员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实际文化程度,考查科目为语文、数学和理化,外语专业加试外语。1974年至1976年,文化考试再度取消,仍恢复“推荐入学”的方法。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各类人员进入大学、中专,造成学校教学工作难以安排,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起,高考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命题。考试时间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三天。初分文科、理工医农林科、外语、体育、艺术5类,以后分文、理、体育、艺术4类。各类考试涉及科目时有变化。1977年,文科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4科;理科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4科。1978年后,史地及理化各分为两科,英语为参考分,未计入总分。从1979年起,生物、英语正式列入考试科目。英语考分的权重逐年增加,1979年为10分,1980年为30分,1981年为50分,1982年起与其他主科考分相同(100分)。1994年后,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生物。
1988年,全区开始执行省招生工作会议提出的6条改革措施:(1)不进行预选,采取高校、中专一次性考试,“一条龙”录取的办法;(2)进行招生指标定额到县的试点;(3)面向老区,扩大定向招生;(4)扩大委托培养和自费招生;(5)对应届毕业生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强调参加社会实践;(6)继续搞好优秀生保送工作。
1989年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实行标准化考试,这是考试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
1990年,省招生委员会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各层次录取时可降低20分投档;国家教委、科委、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单科竞赛优胜者(获三等奖以上),在各层次录取时可降低10分投档;省级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或单科竞赛优胜者(获三等奖以上),总分达到第一批或第二批录取学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可不受投档比例限制;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五名的队员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考生,经省统一组织复试审核同意后,总分低于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20分以内,可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择优录取。是年各高等院校开始大量招收定向生和委培生。
1994年,高考科目改革,由传统形式向“3+2”文理分科考试形式过渡。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政治和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全国统一命题,省组织改卷。每科150分,总分为750分。不单独设置外语类,原外语类并入文史类。历届高中毕业生仍按原办法参加高考;报考文、理、艺,兼报理工类的体育专业考生(单报体育专业考生除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五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包括省级比赛),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运动员、运
动健将的考生,可报名参加体育成绩统一复试,合格者享受加分优惠。这一年,抚州师专招生计划620名,地区规定提取10%的指标照顾宜黄、乐安、黎川、南丰、广昌、资溪等6个老区县;5%的指标机动,用于奖励1993年高考成绩较好的县(市),以及解决录取后的遗留问题和招生学校教职工子女的录取问题等。
1996年,高校招生实行全面并轨,即统一考试,自费上学,自主择业,不包分配,逐步取消委培生和自费生。是年仍招收了保送生。推荐保送生的中学,为经江西省教委批准公布的省属重点中学,招收保送生的高校,为经国家教委批准或准予备案的有资格招收保送生的高校。
1997年,地区招生委员会规定:凡区外普通大、中专院校在抚州地区招生,需有省计委、教委下达的计划;农、林、医、师、财会、管理等长线专业,原则上不予受理;招收定向生和委培生必须与有人事权的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由所在县(市)计划、教育部门签署意见。是年,地区教委与华东地质学院实行共建,在国家下达的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划转部分招生指标给华东地质学院,为抚州地区培养本科层次的工科人才,计划招收40人。
1999年4月,教育部提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改革高考科目,推行“3十X”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校志原,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2)改革高考内容,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3)改革高考形式,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4)改革录取方式,重点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教育部决定从1999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推行这一改革方案。是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考生录取率出现大幅度增长。
2000年3月24日,江西省招生委员会下发《关于我省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推荐保送生为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江西选拔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 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以上者。临川中学、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南城一中、南丰一中、乐安一中和崇仁一中为2000年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中学。达到保送条件的学生如不在有资格推荐保送生的中学,经省高招办审核,省教委批准,所在中学也可将其作为保送生推荐。从这一年开始,省“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高考不再享受降低分数投档的优惠。是年,全区报考大中专院校的人数11736人,其中录取到省专以上有4725人,综合评比在全省排位第一。
8—4 1950—1965年临川、金溪两县录取大中专院校人数
8-5 1970—1976年抚州地区部分县推荐上大中专院校的工农兵学员人数
8—6 1977—2000年抚州地区高考录取人数
注:1982—1988年中专录取人数含小中专9682人。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