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地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730
颗粒名称: 抚州地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地区电教学会成立以来,召开学术研讨会5次,交流论文100多篇。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1991年,地区教育学会先后成立了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艺术、教育管理、幼儿教育、复式教学等14个学科教学研究会,共有会员1670多人。这些学科研究会是地区教育学会和省教育学会相应学科教学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它们根据地区教育学会和省教育学会相应学科教学研究会的章程及自身特点,分别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本研究会的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地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会成立后,与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密切配合,从本地和本学科实际出发,积极组织会员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本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开展教改实验、教师业务培训、教材教法研讨,举办优质课评比竞赛、优秀论文评选等。如语文教学研究会召开
  了5次学术年会,举办了6次优质课评比竞赛,教改实验品种多,专题研究效果好。政治教学研究会认真组织教材教法培训,强化学校政治教研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教学研究会带领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发现和培养中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历史、地理教学研究会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史一情”教育活动,编辑出版了乡土教材《抚州简史》《临川市暨邻县交通、旅游、经济导游图》。体育、艺术教学研究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复式教学研究会深入实际,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加强教学管理,帮助教师提高复式教学质量。1999年,各学科教学研究会停止活动。2000年6月,成立抚州地区教育学会中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管理、幼儿教育、中学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小学语文、数学、复式教学、中小学体育和中小幼艺术教学等17个专业委员会,作为教育学会内设机构,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二、抚州地区电化教育学会
   抚州地区电化教育学会成立于1989年6月,是全区电教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抚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其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电教工作者,为发展抚州地区电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其主要任务是:①宣传贯彻党的电教方针和政策,适应抚州地区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加速发展全区电教事业;②加强电教科学、电教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同有关学术团体、科教工作者的联系;③举办各种形式的电教理论和电教技术培训班、讲习会、报告会,提供电教技术服务;④组织评估、鉴定和推广电教成果;⑤维护会员的正当权益,向有关部门反映电教工作者的建议和要求。地区电教学会有会员120人。1989年6月15日,在临川县一中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39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挂靠单位为地区电教馆。根据工作需要,学会设电教研究部、技术管理部、电教教材制作部、会刊《赣东电教》编辑部,并成立了中学英语、计算机教育软件、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投影电教教材等5个研究小组,成员50余人。
   地区电教学会成立以来,召开学术研讨会5次,交流论文100多篇。邀请江西师大传播系主任魏奇教授等专家来抚州讲学,举办培训班3次。学会每年都组织全区性电教优质课评比活动,并选送一批电教优质课参加国家和省评比竞赛,其中26节获省以上奖励。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电教学会积极配合地区电教馆,发展卫星教育事业,依托教育电视网络,开展电视教育,提高卫星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由赣东教育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教学片《栽桑养蚕实用技术》(10集,300分钟),通过省农业厅专家组评审,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在1998年10月全国教育电视节目交流评比中,此片获三等奖。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