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术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727
颗粒名称: 教育学术团体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5
摘要: 介绍了教育学术团体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一、教育学会
   (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
   新中国成立前,抚州地区未建立全区性教育学会组织。1963年4月,抚州专区教育学会成立,5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会机构瘫痪,学会活动中断。1980年6月19日,召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学会活动全面恢复。1986年3月28日,召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1990年3月,召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1997年6月13日,召开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听取了赴天津、山东等地参观学习素质教育经验情况的报告。并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
   1963年5月,抚州专区教育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学会章程,此后,对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1997年6月13日第五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抚州地区教育学会章程》规定:抚州地区教育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研究教育科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江西省教育学会和抚州地区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全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其主要任务是:①组织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认识和掌握教育的客观规律;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抓好义务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专题调查研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④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学术活动,组织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评奖活动;⑤编印教育学术资料,经常与省内外学术团体取得联系,搞好教育科研的协作。地区教育学会采取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制。地区教育学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区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延期或提前举行。全区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讨论和修改会章,选举理事会,讨论并决定学会重大工作方针和任务。理事会是学会的领导机关,任期四年,其主要职责是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选举产生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并由正副会长和正副秘书长组成常务理事会;讨论和决定学会工作安排;组织学术委员会等。根据工作需要,学会设名誉会长1名,由地区教委主任担任。地区教育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地区教学研究室。地区教育学会活动经费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拨给,少量靠自办事业的收入、个人和团体的捐助。
   地区教育学会成立30多年来,在普及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进行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省教育学会2次、地区社联6次表彰奖励。
   1、学习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地区教育学会按照省、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采取报告会、培训班、研讨会等多种多样方式,组织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以及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等,促进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2、普及教育科学理论。1980年至1985年,地区教育学会组织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谈校长工作经验》、《赞科夫教学论思想简介》、《教育学讲义》、《心理学广播讲座》、《教育学广播讲座》和中师《心理学》等书籍,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并由地区统一命题,进行了考试。1988年后,按照省教委和省教育学会的计划安排,组织全区完小校长以上教育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学习《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中小学素质教育学习资料汇编》,促进了教育理论知识的普及。
   3、开展教育学术研究。1982年3月,地区教育学会成立了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小组,先后到宁波、南京、开封、北京等地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编印了《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资料》(近30万字),撰写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学以致用是王安石教育主张的核心》和《略谈王安石的教育实践》等论文得到社会好评。
   4、召开学术讨论会。从1980年地区教育学会恢复以来,召开学术讨论会近20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80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学术年会,中心议题是“如何遵循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1981年6月召开的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座谈会;1987年1月召开的关于如何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研讨会;1988年11月召开的全区中小学法制教育研讨会;1993年10月、1996年11月召开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1999年12月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教育学术研讨会等。
   5、举办学术讲座。1986年以来,地区教育学会与地区教研室先后邀请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央教科所、华东师大等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30多人作专题学术报告30多次,参加听讲教师6000多人次。地区教育学会负责同志利用全区初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和中学教导主任会议的机会,作了30多次专题讲座,系统讲授了中小学德育概论、德育工作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促进了全区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6、重大纪念日活动。1990年以来,地区教育学会先后与地区社联、地区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全区中学生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讲演比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念毛泽东同志9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教育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
   (二)抚州地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
   1991年,地区教育学会先后成立了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政治、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艺术、教育管理、幼儿教育、复式教学等14个学科教学研究会,共有会员1670多人。这些学科研究会是地区教育学会和省教育学会相应学科教学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它们根据地区教育学会和省教育学会相应学科教学研究会的章程及自身特点,分别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本研究会的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地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会成立后,与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密切配合,从本地和本学科实际出发,积极组织会员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本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开展教改实验、教师业务培训、教材教法研讨,举办优质课评比竞赛、优秀论文评选等。如语文教学研究会召开
  了5次学术年会,举办了6次优质课评比竞赛,教改实验品种多,专题研究效果好。政治教学研究会认真组织教材教法培训,强化学校政治教研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教学研究会带领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能力训练,发现和培养中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历史、地理教学研究会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史一情”教育活动,编辑出版了乡土教材《抚州简史》《临川市暨邻县交通、旅游、经济导游图》。体育、艺术教学研究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复式教学研究会深入实际,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加强教学管理,帮助教师提高复式教学质量。1999年,各学科教学研究会停止活动。2000年6月,成立抚州地区教育学会中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管理、幼儿教育、中学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小学语文、数学、复式教学、中小学体育和中小幼艺术教学等17个专业委员会,作为教育学会内设机构,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二、抚州地区电化教育学会
   抚州地区电化教育学会成立于1989年6月,是全区电教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抚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其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电教工作者,为发展抚州地区电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其主要任务是:①宣传贯彻党的电教方针和政策,适应抚州地区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加速发展全区电教事业;②加强电教科学、电教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发展同有关学术团体、科教工作者的联系;③举办各种形式的电教理论和电教技术培训班、讲习会、报告会,提供电教技术服务;④组织评估、鉴定和推广电教成果;⑤维护会员的正当权益,向有关部门反映电教工作者的建议和要求。地区电教学会有会员120人。1989年6月15日,在临川县一中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39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挂靠单位为地区电教馆。根据工作需要,学会设电教研究部、技术管理部、电教教材制作部、会刊《赣东电教》编辑部,并成立了中学英语、计算机教育软件、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投影电教教材等5个研究小组,成员50余人。
   地区电教学会成立以来,召开学术研讨会5次,交流论文100多篇。邀请江西师大传播系主任魏奇教授等专家来抚州讲学,举办培训班3次。学会每年都组织全区性电教优质课评比活动,并选送一批电教优质课参加国家和省评比竞赛,其中26节获省以上奖励。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电教学会积极配合地区电教馆,发展卫星教育事业,依托教育电视网络,开展电视教育,提高卫星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由赣东教育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教学片《栽桑养蚕实用技术》(10集,300分钟),通过省农业厅专家组评审,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在1998年10月全国教育电视节目交流评比中,此片获三等奖。
   三、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
   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于1989年5月18日召开成立大会,讨论通过了《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22人),下设实验室管理和物理、化学、生物、小学实验教学研究等5个组。挂靠单位为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是全区教学仪器系统和中小学实验教师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抚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接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的业务指导。其任务是:①负责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联系,承担其委托的有关研究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实验教学;②协同
  有关部门搞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管理;③以实验教学为中心,组织会员调查研究,探索规律,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推广成果,促进改革;④积极开展教具制作、改革、维修活动;⑤举办培训班,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⑥代表会员的正当利益,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建议和要求。
   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成立10多年来,开展的主要活动有:(1)组织论文评选。为推动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每年举办1次全区性实验教学论文评选,共收论文600多篇,其中获省优秀论文奖23篇。(2)组织教师自制教具,每四年举办1次自制教具评选活动。1991年,发动全区教师因地制宜,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理、化、生等教具,研究会从中选送了60余件参加省自制教具展览,其中获省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3件。1995年,又组织全区教师开展自制教具活动,不仅促进了实验教学,而且参加国家、省自制教具展览取得优异成绩,在送省参评的8件教具中,有5件获奖;在国家教委举办的第四届自制教具评选中,乐安县二中董德珍老师制作的《多功能静电演示箱》获一等奖(这是江西省送京参评的5件教具中,唯一的一等奖)。(3)办好内部刊物。为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会创办了内部刊物《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简讯》。
   四、抚州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抚州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是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抚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也是江西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团体会员。其宗旨和任务是:团结和组织本地区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科技辅导员、科技工作者和热心于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单位、人士,积极向青少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组织和辅导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的科技后备人才,为促进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奋斗。抚州地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成立于1982年2月27日,挂靠单位是地区科技协会。1998年6月30日改名为抚州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挂靠单位改为地区教委。协会成立18年来,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每年一届的青少年0林匹克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每两年一届的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逢双年)、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逢单年),以及不定期举办的科技教育论文和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竞赛等全国性的科技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据统计,18年来,全区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项目达357项(其中获地区奖272项,省级奖73项,国家级奖12项),有201篇科学论文获奖(其中地区级奖165篇,省级奖32篇,国家级奖4篇),925名青少年获计算机0林匹克竞赛奖(其中获地区级奖688名,省级奖223名,国家级奖14名),366名青少年获生物与环境科学探索奖(其中获地区级奖226名,省级奖82名,国家级奖17名),58名青少年获科学幻想绘画奖(其中获地区级奖29名,省级奖102名,国家级奖19名)。1990年至1993年,抚州地区连续三年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发明中名列前茅,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次夺得全省青少年计算机0林匹克竞赛团体总分第1名;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1998年先后荣获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讨论会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2000年5月,又获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