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722
颗粒名称: 建团概况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1927年1月,中共临川支部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建立了抚州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接着,又分别在省立第七中学和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成立了共青团支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7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大中专院校和完全中学,50年代多为团总支,60年代后均为团委会,各系(科)为团总支,班级则为团支部。乡镇初级中学多为团总支,少数为团委会。小学均为团支部。团委会(总支、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大中专院校的团委书记多为专职干部,少数由年轻党员教师兼任。中小学团委(总支、支部)书记,除少数配备专职干部外,多数由年轻党员教师兼任。大中专院校的系(科)和中学班级团总支(支部)书记,均由优秀学生党团员担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大、中、小学校的共青团组织被“红卫兵”组织代替。70年代初,学校共青团恢复活动,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学校行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系(科)、班级团总支(支部)同时接受班主任的指导。
   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共青团员人数很少,一般没有单独成立共青团组织,其中
  的团员多参加行署和县(市)政府机关团委(总支)活动。有时团员人数稍多,或成立教育局机关团支部,或建立局机关团小组,隶属行署和县(市)政府机关团委(总支)。1970年至1980年,地区教育局和局直属教研室、仪器站、电视大学管理站有近20位团员,单独成立了地区教育局团总支,下设3个团支部,隶属行署机关团委。90年代后,地区教育局(委)没有设立共青团组织。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