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简称“集中识字”实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626
颗粒名称:
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简称“集中识字”实验)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集中识字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识字教学法。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集中识字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识字教学法。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总结我国传统的集中识字法经验,借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成人速成扫盲识字法,率先开始了新的集中识字法实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的科学的识字途径。
抚州地区于1980年秋季引进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开始,只在各县(市)实验小学进行,1981年扩大到县城其他小 学,1982年部分农村小学也参与这一实验。1984年,首届毕业16个班,学生640多人。80年代是这项实验发展的鼎盛时期。进入90年代后,由于实验品种逐渐增多,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规模逐步缩小,参与实验的师生人数也随之减少,但一直延续至今。
集中识字教学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集中识字阶段,重点是识字,阅读和写作同时起步。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基本字),借助拼音,以“基本字带字”集中地成串地认字,结合汉字组字特点,激发识字兴趣,教给识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共识字2300个。第二阶段(三年级)为大量阅读阶段,主要任务是遵循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宽、规律性强、训练重点明确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三阶段(四、五年级)为分步习作阶段,重点是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说一句简单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三年级,在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向书面作文过渡,开始让学生把口述过的一个完整内容写在作业本上,这是片断作文的雏形,逐渐直接让学生写片断作文,同时,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写在日记里,天长日久,培养写作习惯。四、五年级正式转入命题作文训练,以记叙为主,训练学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能力。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