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管理的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621
颗粒名称: 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管理的研究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据1997年统计,全区232个乡(镇)中,152个乡(镇)有复式教学,占乡(镇)总数的65.52%;有复式教学校(班、点)136个,占农村小学总数的34.5%;在复式班学习的学生23877人,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6.06%;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1577人,占全区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6.5%。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复式教学有逐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强复式教学管理,提高复式教学质量,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从80年代起,地区和各县(市)教育局(委)便把加强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管理问题,列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此课题列入了省、地、“八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组织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的教研员以及复式班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围绕这一专题,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一)摸清基本情况。地区教研室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即1987年下半年对乐安、金溪、宜黄、南城、东乡等5县10所复式学校(班)的调查;1988年对东乡、南城、金溪、崇仁等4县的重点调查;1991年对东乡、南城、黎川、南丰、广昌、临川等6县11个乡镇14所复式教学学校(班)的调查;1997年对全区复式教学基本情况的重新摸底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本数据(复式教学校班数、学生数、教师数等)、办学条件(网点设置、校舍、教学设施等)、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实地考察、听课评课、与乡(镇)党政干部座谈、与复式班教师个别交谈等。调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对策,写出了专题调查报告,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
   (二)加强教学管理。经过深入调查,广泛听取了乡(镇)干部和复式班教师的意见,1991年,地区教育局制定了《抚州地区农村复式教学管理办法》、《抚州地区农村复式教学领导管理工作评估方案》,对复式教学的组织管理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对复式教学网点布局、办学条件、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检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全区农村复式教学逐步走上规范管理轨道。
   (三)强化业务指导。复式班教师多数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任教,生活艰苦,工作繁重,信息闭塞,且40%为在编民办教师、44%为临时代课教师,当务之急是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为此,地区采取了五条措施:(1)举办培训班,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利用每年部分寒暑假时间举办复式班教师培训班,主要内容是教材讲析、专题讲座、观摩教学等。(2)编印教学参考资料,内容有复式教学常规、复式教学基本知识等。根据复式教学特点,地区从1995年开始,组织有关教研员和部分优秀复式班教师编写一、二年级复式班语文、数学《自动作业》,经过试用,1998年8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全区小学一、二年级复式班学生使用。(3)开展教研活动,1993年,举行了全区小学复式教学优质课巡回评比活动。1994年5月,在宜黄县召开了全区复式教学优质课观摩研讨会,由3位获奖教师上观摩课,并组织与会教师围绕复式班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进行研讨。1994年11月,进行了全区农村复式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1996年4月,在金溪县召开了抚州地区复式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交流复式教学经验,对复式教学中的一些带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表彰奖励了优秀复式班教师。1997年12月,在广昌县召开了全区复式班课堂教学研讨会,主要内容是观摩教学、经验介绍、论文交流、“间接教学”专题研讨等。(4)外出参观学习,1995年,组织有关教研员和复式班教师34人前往全国复式教学先进单位湖南省酃县鲁坑小学参观,学习该校全国优秀教师马安健的复式教学经验;还组织复式班教师参加了全国、全省和地区一些重大教研活动。(5)面对面进行指导。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数学教研员每年都深入到一些复式教学班(点),与复式班教师一道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解答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复式班教学进行面对面的具体指导。
   1986年以来,全区农村复式班教师中,先后有1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有10人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有数十人被评为地、县(市)优秀教师。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