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科教研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592
颗粒名称: 中小学学科教研组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全区中小学均未建立学科教研组,备课、讲课等大都由教师独立进行。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全区中小学均未建立学科教研组,备课、讲课等大都由教师独立进行。1952年后,全区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乡(镇)中心完小相继建立学科教研组。当时,由于学校规模较小,中学一般建立文科和理科两个教研组,小学则建立语文、算术两个教研组。1956年以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多数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史地、体艺等九个学科教研组,小学一般设语文、数学、思品等三个学科教研组。1990年以后,适应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普通完中和县(市)实验小学增设了电化教研组。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各校教研组工作抓得很紧,每学期有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周有教研活动安排,主要内容有:政治学习、业务知识讲座、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观摩教学、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等,有的还开展了“以老带新”、“一帮一”和校际间的教学研讨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科教研组活动停止。1972年,大部分学校恢复学科教研组。1977年,全国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学科教研组工作日益加强。
   1998年5月,地区教委颁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教研组工作的意见》和《教研组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教研组的设置、性质、职责、指导思想、教研组长任职的条件、教研组工作要求、教研组的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大了教研活动力度,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