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88
颗粒名称: 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成果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全区共大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办学体制,既出了人才,又创造了物质财富。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全区共大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办学体制,既出了人才,又创造了物质财富。1977年,南城共大接受县委交给的杂交水稻栽种任务后,增设了“杂交水稻的栽培”课,编写了5万多字的讲义,师生共同在田间、地头搞制种试验,学生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生产技能,当年就向全县提供杂优良种2.27万斤。在长期的教学、生产、科研实践中,该校先后获得80多项科技成果,如亩产930斤的“南共1号”晚稻良种,一年能长成高5米、胸径7.8厘米的泡桐育苗技术,亩产皮棉超过150斤的红壤植棉高产技术,以桉叶素治疗猪水泡病的疗方等。不少成果获省、地科技进步奖,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东乡红星共大也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如农学专业的水稻、棉花、高粱、红薯高产试验,兽医系的猪、兔、鸡的高产品种试验。1985年,黎川共大研制真空烧结炉成功,填补了华东地区该项技术空白,被机械工业部华东交流技术情报网评为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