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69
颗粒名称: 南城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南城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南城卫生职校)的前身为南城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中专性质学校,隶属于县委、县政府和地区卫生局双重领导,县委、县政府负责行政、党群管理,地区卫生局负责业务管理。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南城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南城卫生职校)的前身为南城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中专性质学校,隶属于县委、县政府和地区卫生局双重领导,县委、县政府负责行政、党群管理,地区卫生局负责业务管理。校址附设在县医院内;1959年单独办学,校址迁至南城县建国路高士第;1962年,学校停办;1966年9月,复办南城卫校,附设在县医院内;1968年又停办;1978年,创办抚州卫生学校南城分校,暂设县医院门口的天主堂。1979年,校址迁至南
  城县盱江大道123号。1988年,更名为南城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全省招收职工中专、职业高中学生,由省教委发给毕业文凭,不包分配,职工中专班毕业生回原单位工作,职业高中毕业生推荐到县(市)卫生部门工作。1994年,学校被批准为职业中专学校。1994年后招收的学生,由省教委颁发职业中专文凭。2000年,有教职工28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4人。学生408人,共6个班。校园占地面积13亩,校舍建筑面积8256平方米,设有8个教室和形态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机能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和广播室。各种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5.6万元,藏书1.5万册。
   该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师德、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学生管理章程》、《学生考勤管理条例》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力求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师生的素质。
   1978年复办以来,该校经历了普通中专教育期、过渡期和成人教育期三个阶段。1978—1980年,面向全区招收包分配的学生,开设医士、放射医士、助产士三个专业,三年共招收271人。1981—1983年,停止招收统分学生,在继续完成1979、1980年在校统分生的教学任务同时,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先后举办了全区会计训练班、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士培训班、基础理论培训班。1983年,学校首次在全区招收在职卫技人员三年全日制的职工中专班。1984年初,全区4所卫校分校进行撤并,乐安分校并入南城分校。尔后,经省卫生厅同意,省教委批准,南城卫校被定为江西省职工中专办学单位,当年面向全省招收了职工中专妇幼医士专业班,学校进入成人教育期。与此同时,学校大胆探索教改新路子,开展乡村医生现状调查,进行乡村医生正规化、系统化教育的可行性论证。同年秋,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筹划招生事宜。1985年春,学校面向全省农村招收了首届自费乡村医士专业班。1987年,省卫生厅在该校召开全省县卫校工作会,《半月谈》、《江西日报》、《健康报》、《江西卫生报》先后报道了该校的教育改革情况。
   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该校先后开设了社区医学(医士)、妇幼卫生(妇幼医士)、助产士、预防(公卫医生)、乡村医士等专业(三年全日制);举办了3个短训班。乡村医士专业除招收本地区的学生外,还有外地区及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外省学生。目前有社区医学(医士)、妇幼卫生(妇幼医士)、乡村医士3个专业,在校学生463人。
   20年来,该校共培养中级医务专业人员2434人。1985年至1987年,连续3年被抚州地区卫生局评为医教先进单位;1987年,被省卫生职工中专评为医教先进单位,位列“五好办学单位”总分第一名;1989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单位;1991年,被评为全省办学质量先进单位;1994年,被评为全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1996年,被授予地区文明单位和省内保达标单位;1997年,被评为省医教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