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阶段(1978—1987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42
颗粒名称: 第五阶段(1978—1987年)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第五阶段(1978—1987年),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阶段。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第五阶段(1978—1987年),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阶段。
   1979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的意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开始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全区陆续开办职业中学10所,有学生942人,教师71人。1984年,地区教育局制订《1985-1990年抚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全区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不久,地区教育局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搞好我区教育改革的初步意见》,确定以临川县为全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典型,抚州市为城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首先是办好一批龙头职业中学,如金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83年)、抚州市第一职业高中(1985年)、临川县职业技术学校(1985年)、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1985年)等。同时开办了一批特色职业学校,为当地经济服务。如黎川县适应陶瓷工业发展需要,于1985年创办黎川县陶瓷职业中学,培养初级陶瓷技工以及财务会计人员,1987年,开设陶瓷工艺、窑炉以及美术等课程,绝大多数毕业生由劳动部门分配到陶瓷企业,该校被评为全省21所示范职业高中之一;乐安县于1983年在招携开办林业中学;宜黄县于1984年在梨溪初中开办四年制职业班,为当地培养竹林技术人才。到1985年,全区有中专5所,农职校36所,在校学生(含中专)9241人,教职工928人。高中职业学校学生(含中专)占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42%。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