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1958—1959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39
颗粒名称: 第二阶段(1958—1959年)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第二阶段(1958—1959年),重新起步阶段。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第二阶段(1958—1959年),重新起步阶段。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推动下,全区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金溪县突击办起10所农业中学;南丰县先后开办农业中学13所,学生529人;临川县办起农业中学97所,次年调整为26所,共有学生2532人;广昌县创办农业中学8所;宜黄县在一周内创办农业中学33所。到1959年,全区有农业中学89所,在校学生5308人,教工266人。当时,这些学校办学条件都较差,师资缺乏。校长大多由公社主要领导兼任;教师除一部分由教育部门调配外,大多由当
  地“上山下乡”的国家干部、农业劳动模范、技术人员和老农兼任,或教政治课,或教农业知识与技术课。学生不包分配,实行半耕半读,“社来社去”。经费以自给自足为主,公社补助为辅,或群众自筹。教学活动主要是农闲多学(文化知识),农忙少学,雨天集中学,睛天分散学,力图做到教学与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不顾办学经费、设备、师资的实际,追求指标,盲目发展,一度出现农业中学数量多、教育质量低的局面。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