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农业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17
颗粒名称: 抚州农业学校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江西省抚州农业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当时名抚州农业专科学校,位于临川县湖南乡鹏溪村。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江西省抚州农业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当时名抚州农业专科学校,位于临川县湖南乡鹏溪村。1959年7月,抚州农专并入赣东大学。1960年,从赣东大学分出,改办为江西省抚州农学院。1964年,改办为抚州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停办。1980年8月复办,名抚州农业学校,由江西省农业厅和抚州行署双重领导,以主管厅为主;同年12月,改隶属关系,由地区管理。
   80年代初期,该校按照国家统一计划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轮训全区乡以上农村干部,学制为二年。90年代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2000年,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47名,讲师以上41名。学校开办农学、畜产品加工、园艺和农经四个专业,有学生738人。校园占地面积154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大楼、培训楼、礼堂、食堂、宿舍和办公楼及其他附属设施。集中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教学实习基地有稻田20亩,桔园18亩,旱地13亩。实验仪器设备价值数十万元,藏书7万余册。
   1980年以来,该校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的教学改革,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要求。1988年,提出并逐步实施抓好三个环节(高速教学计划、教学基地建设、增加实验开出率)、搞好两个突破(突破统招统分,突破单一办学模式)、做到两个提高(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总体规划。在全省中等农业学校中,率先突破统招统分模式,招收不包分配学生。在办好普通中专班基础上,招收职工中专生、委托代培生、自费生;开办实用技术短训班、农村干部培训班等,利用人才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全区建立实习服务联系点,通过各种途径,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同时大胆进行校内实验基地管理改革,由专业教师承包土地,采用责、权、利相结合办法,在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同时,瞄准市场,开展创“三高”农业试验,取得明显效果。该校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教育为主线,以专业教学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基础,以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格局;建立了以党委为龙头,以团委、学生处、班主任、学生会为骨干,以全校师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根据国内外形势、学生思想特点,始终抓住政治方向、思想品质、专业思想教育不放松,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逐步形成了团结、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言传、身教、爱生、求实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学、进取的学风,4000多毕业生中,98%以上安心农村,扎根基层,大部分已成长为农村基层管理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有20%左右的毕业生走上了县、乡(镇)领导岗位,受到全区干部群众的好评。
   该校恢复初期,校舍破烂,道路泥泞,设备奇缺,水电供应不足,条件十分简陋。由于省、地
  重视和学校的艰苦奋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校园内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水泥路、林荫道纵横交错,林果园、水稻田硕果累累,图书馆、实验楼遥相呼应,一派生机盎然。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抚州市文明单位、抚州地区文明单位等。
   1980年以来,该校历任主要领导有余式高、周鹏忠、郑元珊、许义祥、黄达赣,现任校长钟庆洋。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