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别和专业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400
颗粒名称: 学校类别和专业设置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学校专业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特点,如“文化大革命”中的赤脚医生专业,改革开放时期的市场与营销、计算机及应用、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一、学校类别
   新中国成立前,全区除师范学校外,仅办过几所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如省立第二农校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年后,全区中等专业教育有较大发展,先后创办(或续办)工业学校5所,农业学校2所,经贸学校1所,医学、卫生学校13所,文艺学校8所,业余体校8所,体育运动学校2所。
   二、专业设置
   民国时期,省立抚州农校设稻作和特用作物两科。1928年有农科3个班,学生112人,教职工16人,农场一个,旱地11.95亩,水田3亩,学生实习时间占16.19%,毕业后服务于农场。
   新中国成立后,除师范学校外,抚州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当地各个时期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先后设立的专业有:
   3-23 抚州地区工、农、医等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
   学校专业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特点,如“文化大革命”中的赤脚医生专业,改革开放时期的市场与营销、计算机及应用、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