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师范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89
颗粒名称: 抚州师范学校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抚州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江西省第七行政区义务教育师资训练所,创立于1938年,校址设在黎川县钟贤。1941年,改名为江西省立临川简易师范学校。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抚州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江西省第七行政区义务教育师资训练所,创立于1938年,校址设在黎川县钟贤。1941年,改名为江西省立临川简易师范学校。1945年,开始招收中师新生。1946年春,迁往抚州城。当年夏天,改称江西省立临川乡村师范学校,10月,复改为临川师范学校。第二年,落校于临川县城东门孔子庙(今临川市三小),有教职工28人。中师2个班,学生71人,简师7个班,学生224人。从1942年7月始,先后举办简师科及简师班3届,学生共百余人。
   1949年5月,抚州解放,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9月1日,原南城乡村师范并入该校,改名为江西省临川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抚州师范,后迁北门(现抚州机床厂)。1961年,迁抚州工业学校(现抚州师专)。1966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70人,12个班,学生共6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劳动,该校几经搬迁。1968年,学校迁至黎川县樟村。1971年3月,学校改名为江西省抚州地区“五七”教育学校。期间,学校停止招生,主要从事培训学校干部、在职教师、民办教师工作,共培训教师800余人。1973年,复名江西省抚州师范学校,并迂回抚州市羊城路原址。从1974年起,招收下放知识青年。1977年1月24日,地区革委会政治部决定该校在临川、进贤、东乡三县设师范班,其中临川县秋溪中学、东乡县王桥中学设文史班,进贤县前坊中学设数理班,各招生40名。1977年10月,该校受命停办,在原有基础上创办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后改名抚州师专)。从1949年到1977年,该校共培养中师、初师(简师)毕业生4424人,培训民办教师、教育行政干部1600多人,为抚州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历任主要领导人有李力(女)、黄甲梁、刘蔼、王亚西、尚福行、王涛、廖世忠。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