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例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88
颗粒名称: 学校例介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5
摘要: 介绍多所师范学校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抚州师范学校
   抚州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江西省第七行政区义务教育师资训练所,创立于1938年,校址设在黎川县钟贤。1941年,改名为江西省立临川简易师范学校。1945年,开始招收中师新生。1946年春,迁往抚州城。当年夏天,改称江西省立临川乡村师范学校,10月,复改为临川师范学校。第二年,落校于临川县城东门孔子庙(今临川市三小),有教职工28人。中师2个班,学生71人,简师7个班,学生224人。从1942年7月始,先后举办简师科及简师班3届,学生共百余人。
   1949年5月,抚州解放,该校由人民政府接管。9月1日,原南城乡村师范并入该校,改名为江西省临川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抚州师范,后迁北门(现抚州机床厂)。1961年,迁抚州工业学校(现抚州师专)。1966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70人,12个班,学生共6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劳动,该校几经搬迁。1968年,学校迁至黎川县樟村。1971年3月,学校改名为江西省抚州地区“五七”教育学校。期间,学校停止招生,主要从事培训学校干部、在职教师、民办教师工作,共培训教师800余人。1973年,复名江西省抚州师范学校,并迂回抚州市羊城路原址。从1974年起,招收下放知识青年。1977年1月24日,地区革委会政治部决定该校在临川、进贤、东乡三县设师范班,其中临川县秋溪中学、东乡县王桥中学设文史班,进贤县前坊中学设数理班,各招生40名。1977年10月,该校受命停办,在原有基础上创办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后改名抚州师专)。从1949年到1977年,该校共培养中师、初师(简师)毕业生4424人,培训民办教师、教育行政干部1600多人,为抚州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历任主要领导人有李力(女)、黄甲梁、刘蔼、王亚西、尚福行、王涛、廖世忠。
   崇仁师范学校
   崇仁师范学校座落在崇仁县城北宝水河畔,创办于1977年10月,初名抚州师范崇仁分校,1980年12月改为现名。校园占地325亩(另有农场20亩),有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艺术楼、体操房、大礼堂、附属小学、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宿舍、综合楼等,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藏书12万余册。2000年,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9名,中级职称45人,特级教师1人,取得研究生学位的4人,正在攻读研究生的13人。有213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51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各级各类奖,8位青年教师在全省中师教学比武中获奖。
   该校现有学生987人,开设师范(含体师)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企业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机械制造、机电技术应用、装潢设计)。学校最初招收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培养初级中学师资;1980—1983年招收民师;1982年迄今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培养小学师资。1994年,开办非师范专业;普师专业面向9县(市)招生,体师和非师范专业面向全区11个县(市)招生。2000年秋季,招收英语班学生200人。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是该校办学的特色。学校开辟了学陶园地——行
  知园。1987年,成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开办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班,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园丁科技活动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该校重视德育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具体落实,教研组、班主任、教师具体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努力贯彻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狠抓校内外德育基地的建设,校内的德育广场、校史室、临川文化展览室和校外的崇仁县革命烈士陵园、崇仁县福利院,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事业理想教育的大课堂。在教学上,做到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四板块的有机结合,切实抓好教学改革,搞好艺术教育,严格实施“三字两画(话)”等教学基本功和体育达标考核制度。同时建立“青少年科技协会”组织,成立了包括文学社团、手工制作、科技发明在内的28个课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求知识,提高能力。在学生中实行“实践周”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接受“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管理能力,在管理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称赞该校是全国中师“学陶”工作的一面旗帜。1997年,该校被评为江西省中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学校出席全国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同年被评为全国“陶研”先进单位,并加入中国陶研会。
   艰苦奋斗是该校的又一特色。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每个学生每学期用一星期时间参加建校劳动,磨炼意志,美化校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欣然挥笔,为该校写下“弘扬艰苦奋斗传统,坚持从严治校作风”的题词。学校注重弘扬正气,民主治理学校,校党委、行政把民主管理的权利交给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内的全校教职工,重大事情民主决策。1996年,该校党委被地委评为先进基层党委。1997年5月,该校通过了国家教委中师联检团的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办学质量检查评估,进入全国标准化师范学校行列。1999年,学校被破格评为地区文明单位。2000年,被地区评为示范学校。
   建校20多年来,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在省、地教委组织的历次统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各类比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优胜奖21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14人次;获集体奖40次。
   该校历任主要领导人有华封、曾嘉祥、梁平、顾胜和,现任校长章良生,党委书记管国栋。
   南城师范学校
   南城师范学校始建于1936年,原名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校舍设在明益王府旧址(今南城县实验小学)。1939年,日本侵略军逼近江西,该校奉令疏散,迁往广昌县白水寨(今赤水镇)。1942年,又迁到黎川县宏村。抗战胜利后,迁回南城县城。1949年9月,该校并入临川师范。1956年秋,复办南城师范,地址设在现南城县一中,次年秋,并入临川师范。1959年秋复校,1962年又停办。1977年秋,再度重建,时名抚州师范南城分校,由南城县管辖。1980年,更名为江西省南城师范学校。1982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办好的10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1983年后,隶属抚州地区行署管辖。2000年5月,下放南城县管辖,并改名南城县实验中学,从秋季开始招生;剩下的两届中师学生继续在原校学习至毕业;另承担全区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2000年,该校有教职工100人,其中获中、高级职称的55人;学生1148人,其中中师班283人,民师班100人,高中班45人,初中班720人。设有普师、艺师、民师三个专业。
   该校占地面积约50亩,校舍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有一所附属实验小学,占地23亩,教职工25人,学生300人左右。现有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馆、大礼堂、学生浴室、学生
  练功房各一栋,其他生活设施基本配套。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逾100万元,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校园硬件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
   该校坚持德育为首,建立了“三三制”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模式。(一)德育内容明确三个重点:一年级树立当一名合格农村小学教师的理想,重点进行行为规范和“三热爱”教育;二年级培养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感情,重点进行人生观、理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教育;三年级坚定献身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志向,重点进行国情和献身农村、山区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教育。(二)德育工作把握三条主轴:即始终贯穿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业余团校的宣传主阵地作用。(三)德育过程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德育工作,专业课与政治课统筹安排,教书育人,齐步并进;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德育工作;结合日常管理服务,抓好养成教育,开展德育工作。1989年,该校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德育先进校;学校业余党校于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纪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校。
   该校坚持科学管理,重视pe教师队伍建设。政治上关心教师,先后发展教师党员近40名,有10余位优秀教师提拔到校级和中层领导岗位。业务上培养教师,先后选送了40名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脱产进修,36名教师参加了本科函授或自学考试。对青年教师,学校提出了“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成熟”的要求,同时开展教师演讲赛、论文赛、说课赛、教学大比武、专场文艺晚会、球类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多方面的能力。1977年以来,教师中有200余人次在省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参编专业著作,有40多人次获地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16人受省级表彰,4人受国家级表彰。国画家、高级讲师肖赛明潜心艺术教育及创作40余年,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艺博馆和收藏家购藏,被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学部委员会聘为“一级国画艺术委员”。
   在教学管理方面,该校确定其目标是,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先后推行了《教师职责评估制度》、《毕业生综合评价方案》和《学生寝室星级评比制度》等制度,把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结合起来,从不同层面规范了师生的思想行为;有严格的检查考核,包括严格对教师教学常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严把考试关及毕业生综合评估关。坚持优化教学效果管理系统,开发使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工作职责评估系统”、“学科试卷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等计算机软件,使教学效果管理准确而又高效。严格的管理产生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形成了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师资,学校积极贯彻新的《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开足课时,突出特色,丰富内容,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抓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兴趣小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先后获得地级奖100余人次,省级奖30余人次,国家级奖20余人次,在各种报刊发表作品40余篇(幅)。书法兴趣小组有多人加入省级、国家级书法研究会。学生“三字二话(画)”和音体美专业成绩的总体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全方位教育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每届毕业生综合评估成绩全部合格,其中优秀率达30%。1994年,该校被行署评为文明单位;1995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十佳学校”。
   该校还千方百计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解除师生员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成立了专门的勤工俭学机构——宏达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校办企业总产值约50万元,年创利润10万余元,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福利提供了一定数额的资金。
   1977年至1999年,南城师范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届共5826名毕业生,其中数理、文史、化生和英语专业469人,民师2626人,普师2731人,并有5名优秀毕业生被保送到高等师范
  院校深造。此外,还为抚州地区培养了中师函授毕业生1335人,培训乡镇教办主任和中心小学校长514人。
   该校历任主要领导人有邱酬恩、揭方立,现任校长廖家隆,党委书记龚应发。
   东乡师范学校
   东乡师范学校创建于1977年,初名抚州师范东乡分校。校址位于距东乡县城2华里的阮子岗,隶属东乡县管辖。1980年,更名为江西省东乡师范学校,隶属地区管辖。2000年,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9人。
   该校占地面积约27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9万平方米,教工宿舍面积5410平方米,建有敬业楼、科技楼、育英楼、艺术楼、图书馆等5栋大楼,以及大礼堂、运动场、体操房、篮球场等配套设施。电教实验仪器、化学物理生物实验仪器比较齐全,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8.2万元,图书资料6.8万册,价值72.50万元。
   该校坚持面向小学,立足农村,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以教学工作为本,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中等师范德育大纲》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师范生。制定了《东乡师范德育工作计划》,把德育工作内容分成基本观点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三个系列”;根据年级特点分“三个层次”开展德育工作,即一年级主要进行“三热爱”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二年级主要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三年级主要开展国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再根据教学安排分“六个阶段”,把德育内分散到六个学期去落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搞好课外活动,坚持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唱百首爱国歌曲的活动,“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训,创作校歌,创建名人名言文化长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992年,该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委评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85年以来,该校重点抓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后成为“四有”人才,具体做到“四会”(会讲普通话,会写一手好字,会唱歌、弹琴、绘画,会动手做实验和制作简单教具)、“四能”(能适应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能带好一个班,能教好一门主课,能兼教一门其他课)。在教师中,坚持开展“三课”活动,即老教师的“示范课”,中年教师的“研究课”,青年教师的“新秀课”。组织“教学大比武”,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该校书法教育很有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学生有70多人是全国各种书法学会的会员,全省中师书法学会曾在该校召开年会。此外,在全国中师生作文大赛、全省中师生小发明创造和自然学科教具制作、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全省中师生美术教学基本功比赛、全省中师首届乒乓球比赛中,该校均获得较高荣誉。
   该校办学20多年,共培养中小学和幼儿教师5350名(其中中学教师47名),培训民师931名,成为名符其实的小学教师摇篮。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8人受省政府、省教委表彰,16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地比赛中获奖,14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报刊发表。
   2000年,该校下放东乡县管辖,改为普通中学,从秋季起招收小学、初中毕业生,剩下的中
  师生继续在校学习至毕业。9月,全校有教学班24个,其中中师班12个,普通中学班12个(初中班10个,高中班2个);学生1246人,其中中师生586人,初一新生555人,高一新生105人。
   该校历任主要领导人有徐顺喜、周惠生、乐育才、蒋敦杰、朱善平,现任校长兼党委书记邹祥发。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