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77
颗粒名称:
教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崇仁师范开展的“学陶”(陶行知)活动,对三所师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民国初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规程》,抚州师范要求教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五四”运动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试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1928年,省立第三师范改革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照章讲授法,提倡手脑并用,注意劳动教育,倡导“教、学、做、用合一”,以“做”为中心,以“用”为目的,实施“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用以治学”的教学方法。省立八中师范科的教师除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带领学生到校办工艺厂、实验农场进行实地教学和操作训练,指导学生制作标本。该校还设立了附属小学,并与附近乡村小学建立业务联系,开展实习、辅导活动。
1948年后,省教育厅公布《江西省师范教育第二期改进方案大纲》,省立临川师范、省立南城乡村师范以及各县的简师、中学附设简师班,开始在教学中加授生产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并重视与校办的生产事业以及兼办的社会工作密切联系,做到“活用教本”,注重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临川师范(抚州师范)及以后创办的一些师范学校,教学上注意专业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当时各校均成立了学科教研组,强调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建立听课制度,让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1978年后,崇仁、南城、东乡三所师范的教学逐渐走向正规。80年代初期,先后成立地区中师语文、数学、教育学等学科中心教研组,开展全区性的教研活动,每次确定一个中心议题,轮流到三所师范活动,既听课,又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如语文中心组,先后开展了“针对现状,研究对策”、“学习外地教改经验,探索中师语文教学特点”、“推广先进经验,进行教改实验”、“总结经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等专题活动。1983年底,三校又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师8个学科中心教研组牵头的教研活动。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三所师范的教学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
90年代,崇仁师范开展的“学陶”(陶行知)活动,对三所师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