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市第九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41
颗粒名称: 临川市第九中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临川市九中创办于1957年,始名抚州市初级中学,校址设梅庵路北段(现抚州机床厂)。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临川市九中创办于1957年,始名抚州市初级中学,校址设梅庵路北段(现抚州机床厂)。1959年开办高中,更名抚州市二中。1968年,与抚州市一中合并,改称抚州针织内衣厂五七中学。1969年,复办抚州市二中,校址设文昌桥东天主堂旁。1996年,改名临川市九中。该校占地面积31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2000年,全校有学生1052人,教职工102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43人。
   该校以“严、爱、勤、朴”四字为校训。首先“严”字当头,领导严格管理,教师严谨执教,学生严谨治学,全校教职员工严于律己;同时,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名言激励全校师生,以“爱”为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师长,热爱学生;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落实一个“勤”字,勤勉工作,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一个“朴”字,为人质朴诚实,生活艰苦朴素,形成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扎实、善诱、爱生的教风,勤奋、进取、尊师、守纪的学风。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特色教育当做学校的办学宗旨。通过学习、贯彻、督导《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好学生条例》、《文明市民公约》,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风范,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里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通过政治理论著作、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的活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更新教育观念,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学生既学好必修课,又在选修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基础扎实,学有专长的人才。
   该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紧紧把握“计划一备课一上课一辅导一考试”五个环节,培养教师严谨、勤奋、求真、务实的作风,敬业、勤业、专业、精业的精神;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开辟广大教师的用武之地,鼓励教师吸取教学改革中的新成果,大胆实践。不少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中闯出了新路。其中数学的“Q·Z·Z”启发式自学指导教学法,经过三年试验,实验班以80%的优秀率及平均分高于对比班20多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获得专家好评。该校还通过岗位练兵,让青年教师挑大梁,在实践中增长教学才干;通过参加师大函授、电大培训,帮助部分青年教师学历达标,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一批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地、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