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资溪县第一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38
颗粒名称:
资溪县第一中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资溪县一中创办于1940年,初名资溪县立中学。1949年停办,1950年恢复。1959年,更名资溪县中学,开办高中班。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资溪县一中创办于1940年,初名资溪县立中学。1949年停办,1950年恢复。1959年,更名资溪县中学,开办高中班。198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更名资溪县第一中学。该校占地面积33.3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职工149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53人;大学本科学历占31%,大专学历占65%。有教学班39个(其中初中21个班,高中14个班),学生2156人(其中初中1162人,高中994人)。
该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从严治校十项规定》,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上实行“三制一管理”。“三制”:一为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员定职责,竞争上岗,责任到人;二为听课评课制,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听满15节课,举行一次公开教学,课后必须认真评课,充分吸取别人的经验和长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为检查评比制,定期检查教学常规以及教研组活动情况,期中、期末考试进行分班质量分析。“一管理”,指加强教师业务管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对教师的各项检查、评比分别登记入档,并反馈给教师本人,促进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做好各项工作。
该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实施“两制两活动”。“两制”:一、班级评比制度,政教处和团委对全校各班每天的日常行为情况进行检查,当天公布结果,学期结束进行总结评比,
并把它作为班主任的考核记入档案,促进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二、家长会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管理,形成学校、班级、家长联系网络。“两活动”:一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学科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做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二是以团委为中心,广泛开展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活动,组织先进青年,学习《党章》、《团章》,开展学雷锋活动等,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该校坚持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立足45分钟,把听、说、读、写、练溶为一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同时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小发明、小论文和学科竞赛等活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不足,以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该校形成了严谨、朴实、团结、活泼的校风,敬业、爱岗、勤教、求实的教风,勤学苦练、遵师守纪、艰苦朴素、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学风。1980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近2000人,其中,1990年,该校女学生余琪以628分的成绩摘取全省理科的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从1988年以来,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有17人次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5人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教师中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有8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1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3位教师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教师在地区、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经验总结200多篇。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