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20006124 |
颗粒名称: | 第七章 电影 |
分类号: | J991.9 |
页数: | 10 |
页码: | 3060-3069 |
摘要: | 民国17年(1928)年电影始传入,此后有电影陆续在域内各县零星公映。24年,南城县出现过售票营业性放映。1949年5月,临川县城出现私人合营的红光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省电影教育队在区内各县巡回公映。1951年11月,抚州专区电影第一小队成立。之后,电影放映队逐渐增多,电影管理机构先后成立,各种电影院相继兴建。1984年,区内有各类电影院57个,电影放映队477个,每年发行35毫米节目568个,16毫米节目448个,8.75毫米节目152个,城市年人均看电影62次,农村年人均看电影27次。1997年底,正常放映的电影院17个、电影放映队152个,全年放映6215场,观众人数365.3万人次,收入80.5万元,城乡人均年看电影1次多;全年发行35毫米新节目60个,16毫米节目840个(8.75毫米影片于1994年停止生产),年发行收入37.9万元,电影部门有工作人员606人,其中中级职称48人,分流下岗人员146人,固定资产总计1555.8万元。2000年年底,市内正常放映的电影院12个,电影放映队2个,全年放映8682场,观众人数28.1966万人次,收入54.7573万元;全年发行35毫米节目48个,收入10.9836万元;电影部门工作人员及固定资产已无统计资料。 2001年至2003年,全市电影放映发行工作处于勉强维持阶段。2003年和2004年,全市电影放映发行工作基本停止,主要以放映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电影为主。部分县(区)电影公司和县城电影院进行改制资产转让。2005年中央、省、市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农村三项文化活动的通知》,全市电影放映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共组建农村巡回放映队130个,添置电影放映设备100台;2009年后更新数字电影放映机137台。2005年至2011年全市共计送电影下乡15.77万场次,观影群众274.73万人次。 |
关键词: | 放映 发行 宣传 管理 |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