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德育实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662
颗粒名称: “3+1”德育实验
分类号: N45
页数: 2
页码: 2713-2714
摘要: 黎川县一中特级教师邓振辉和高级教师武小龙于1995年创立,并在黎川县一中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高尚道德,使其现阶段能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走上社会后,成为高素质、能肩负起21世纪建设重任的新一代。
关键词: 抚州 自创性实验

内容

黎川县一中特级教师邓振辉和高级教师武小龙于1995年创立,并在黎川县一中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高尚道德,使其现阶段能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走上社会后,成为高素质、能肩负起21世纪建设重任的新一代。该实验于1996年3月列入“全国学习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二级子课题,学校被接纳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1996年12月,“3+1”德育实验列入江西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项目。“3+1”德育分为两大系列:第一系列的“3”,即向全校学生提出“3”点基本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并围绕教育目标,分别制定“三个十条规范要求”。在家做个好儿女的规范要求是:尊敬老人,体谅父母;兄弟姐妹,相互照顾;邻里乡亲,和睦相处;作息按时,张弛有度;自理生活,学做家务;珍惜粮食,爱护财物;讲究卫生,穿戴朴素;喝酒赌博,毫不沾濡;优点缺点,如实告诉;勤劳奋发,高瞻远瞩。在校做个好学生的规范要求是:按时到校,遵守规章;质疑问难,勤思多想;乐学善学,扬长补短;琴棋书画,发展特长;坚持锻炼,身体健康;爱美审美,文雅高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劳动实践,你追我赶;热爱集体,为校争光;全面发展,素质优良。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的规范要求是:自尊自爱,文明礼让;公共秩序,维护勿忘;交通安全,时刻提防;不说脏话,不动拳掌;不进舞厅,不看黄场;坏书不览,坏歌不唱;电子游戏,警惕上当;拾金不昧,友爱善良;见义勇为,不卑不亢;遵纪守法,爱国爱乡。所谓“1”,即各年级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年级实际,自行确定一项教育内容。第二系列的“3”,即向全校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目标:在家争为家乡作贡献,在校做个有学问的人,在社会上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谓“1”,即将各年级德育内容主题化、系列化。各年级“1”项德育主题分别是:初一:迈好生活第一步一一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初二:迈好成长第一步一一以“守纪教育”为主题;初三:迈好成才第一步一一以“成才基础教育”为主题;高一:迈好青春第一步——以“科学学习方法培养”为主题;高二:迈好理想第一步一一以“科学设计自我”为主题;高三: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我为学校添光彩”为主题。各年级围绕主题自编德育教材,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黎川县一中开展“3+1”德育实验以后,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995年后,该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违纪率在3%以下,学校连续3次被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7年9月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命名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日报》《江西教育》《德育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学习与宣传》,国家教委主管、华中师大主办的《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都曾进行专题介绍。其研究成果《“3+1”德育模式》,被人民出版社编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大型学术文库中。1998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黎川县一中的‘3+1’德育工程,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正在全省推广”。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