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4636
颗粒名称: 食盐运输
分类号: F5
页数: 1
页码: 2244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航运部门本着先粮后货,先公后私原则,与盐业部门签订物资运输合同,调配船只,组织食盐运输。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食盐运输

内容

宋、元、明、清实行“由官府专卖专运”盐法。清雍正年间(1723—1735)江西盐运分9府,抚州、建昌两府盐船从江苏仪征出发,由长江入江西省蓼州,向东北经滁槎、谢家埠、梁家渡、三江口入抚河,经温家圳、李家渡、焦石至抚州府和建昌府,再由两府分运各县。民国20年(1931),南城盐务局有运盐船293艘,船只吨位平均为80担~160担之间。食盐运输线路有南城一临川,南城一黎川,南城一广昌,临川一崇仁,临川一宜黄,南城一小港口,黎川一浒湾,黎川一临川,黎川一南昌,黎川一谢家埠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赣江战局紧张,军公盐粮运输重心移至抚河。
   新中国成立后,航运部门本着先粮后货,先公后私原则,与盐业部门签订物资运输合同,调配船只,组织食盐运输。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