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会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733
颗粒名称: 二、工会活动
分类号: D412.7
页数: 2
摘要: 建国后,县总工会除在1953年组织筏业工人进行水上民主改革,1954年组织全县职工参加“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签名运动,以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外,还在宣传教育、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文化体育和职工福利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活动。1957年,全县互助储金额达8154元,对职工补助达403人次,补助金额7976元。1957年起开始对职工实行劳动保险,投保人数392人,占职工总数的23%;1966年5月份以前,投保职工达900人,保险金额达7806元;1980年8月,总工会开办一期工会人员“劳保训练班”,增强了劳保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工会活动

内容

建国后,县总工会除在1953年组织筏业工人进行水上民主改革,1954年组织全县职工参加“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签名运动,以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外,还在宣传教育、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文化体育和职工福利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活动。
  (一)宣传教育 1952年,在鳌溪、招携开办职工业余学校,采用祁建华式教学方法,用注音符号作拐棍,大量突击识字,大量阅读,初步扫除了不少文盲;1964年开办了初小、高小和初中三个班,教学逐步走向正轨,全县出现单位办校,联合办校的趋势;1979年试办地区性职工业余学校,办有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和高中数学三个班;1980年,职工学校发展到有初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和高中数学五个班,1981年起职工学校开办了初中、高中和技工三个全科班。
  (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 1955年,在职工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仅8个单位就有327名职工投入竞赛活动;1964年,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中,评出了一批五好班组,五好职工、技术能手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组织活动被迫停止;1980年,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文件,宣传刘少奇的丰功业绩,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的所谓“工运黑线统治论”,并制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立功试行条例》,全县职工投入了这一活动;1981年,工会发出《广泛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倡议书》,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县继续开展;1982年,县总工会成立了“县企业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推动了县化工厂等24个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由职工参加企业管理;1985年在职工中开展“高产值、高税利、高贡献和职工增加收入”的三高一增活动,年终评比出一批获地、县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文化体育 1954年,工会改建旧房一栋,建成“乐安县工人俱乐部”,设有图书、棋类、乐器等文体设施,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歌咏、舞蹈、戏剧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体活动。1978年后,新建了工人俱乐部,职工文体活动得到进一步开展,每年举办大唱革命歌曲晚会,茶座故事会,小型运动会,并开设了离休干部活动中心等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
  (四)劳保福利县总工会,用行政拨款和各基层工会上缴的20%的会费,对有困难的职工和会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补助,并在职工中开展互助互济活动,各单位建立互助储金会,解决了不少职工的临时困难。1957年,全县互助储金额达8154元,对职工补助达403人次,补助金额7976元。1985年全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基本上建有互助储金会组织,职工按月储存一定的储金,作为互助基金,年终整取自用,行政上每月拨给每个职工福利金2元,并按照工资比例提成2%等福利措施,对解决职工的暂时性困难起到一定作用。1957年起开始对职工实行劳动保险,投保人数392人,占职工总数的23%;1966年5月份以前,投保职工达900人,保险金额达7806元;1980年8月,总工会开办一期工会人员“劳保训练班”,增强了劳保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