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629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
分类号: N1-256.4
页数: 3
摘要: 乐安县在清光绪三十一年,设立了农工商矿局,下设有研究机构,进行经济作物新品种试种。同时设立了1所工艺馆,引进熬樟油技术,将蕴藏量较多的白土送景德镇试烧成瓷。民国时期本县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所1个,试栽水蜜桃获得成功。建国后,本县先后成立了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县科学院。“文革”期间,科技组织一度陷于瘫痪,人员被迫调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恢复和健全了科委、科协等组织。与此同时,还在他们中进行了技术考核和职称评定、晋职升级工作,从而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壮大了科技队伍和促进了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使本县科技工作再度出现了新的局面。1961年精简机构时,科委被撤销。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科学技术

内容

乐安县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立了农工商矿局,下设有研究机构,进行经济作物新品种试种。同时设立了1所工艺馆,引进熬樟油技术,将蕴藏量较多的白土送景德镇试烧成瓷。民国时期本县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所1个,试栽水蜜桃获得成功。
  建国后,本县先后成立了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县科学院。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文革”期间,科技组织一度陷于瘫痪,人员被迫调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恢复和健全了科委、科协等组织。特别是在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和平反了冤假错案后,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科技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与此同时,还在他们中进行了技术考核和职称评定、晋职升级工作,从而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壮大了科技队伍和促进了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使本县科技工作再度出现了新的局面。
  第一节机构民国30年(1941年),开始设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有农业技术员3人,农工8名。
  建国后,于1954年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协),由县委宣传部主管。1958年增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1959年2月成立县科学院。1961年精简机构时,科委被撤销。1963年再次恢复了科委、科协等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上述机构被撤销,人员下放。1973年3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部时,设立科技组。1979年10月恢复科协组织,科委、科协合署办公。1984年机构改革后,科委为政府职能机构,科协为群众团体,分开办公;各乡(镇)建立了相应机构。1985年底全县共建立自然科学专门学会9个,辅导员协会1个,科普创作小组1个,乡(镇)科普协会20个。除此之外,还成立了一些专业科研机构,如农科所、林科所等。
  第二节科技队伍 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对科技人员,进行了一次普查,据统计全县有科技人员563名(全民所有制433人,集体所有制130人)。1980—1983年经省厅、地区行署批准晋升定职的中级科技人员有农艺师11名(含畜牧、农经),工程师18名(含技师),主治医师14名(含主管护士、主管药师、药理讲师)。到1985年本县已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7名,初级技术职称人员456人,未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33人。在农村尚有一批技艺人员,他们走乡串户,为生产生活服务,颇受欢迎。
  表2—75 乐安县1985年农村技艺人员统计表第三节科普活动 1978年以来,县科委、科协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至1985年止,组织科普座谈会94次;散发有关科技知识宣传刊物357期,出版《乐安科技》共37期,每期印发1500—3500份,编撰《科技墙报》,各地科协组织建立了科普宣传栏,共刊出400期。
  为了培养科技骨干,县科委、科协先后培训了科技人员172人次(含英语培训,其他专业知识培训班),并通过参观及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
  老区特困乡(镇)的人民,渴望依靠科学脱贫致富,县科委按照上级制定的“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规划,积极开展科技咨询和扶贫活动。潭港乡具备了栽培香菇的优越条件,由于缺乏科学技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县科委经过实地调查后,在该乡开办了5期“木屑栽培香菇”训练班,参加培训人员达139人次。该乡的“荫棚栽培法”获得成功,被列入抚州地区“星火计划项目”。由于村民掌握了栽培技术,产量年年增长,1985年年产香菇3.4万斤。其他的几个特困乡,也相继学会了栽培技术,生产鲜菇,增加了农户收入。
  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居民迫切需要为脱贫致富解决生产上的疑难,县科委、县科协根据当前广大群众的普遍要求,与有关单位联合设立了“科技知识窗”(栏)208个,和印发了有关科技资料外;同时,还在集镇上开展了咨询活动,咨询次数达1000余人次,咨询内容有养殖、种植等。
  第四节科普成果 1981年至1985年参加抚州地区科委主办的全区科技成果展览的有20个项目,获省、地科学技术大会奖及科技成果奖的有:禽疾灵、满山香治疗流感、满山香治疗乙脑、方箱印刷机、柽麻遮荫育杉苗、白背稻飞虱测报方法改进、牙痛宁、泡桐高杆苗培育等20多项。获县科技成果奖的有;铅中毒中西药结合治疗,乐晚一、二号水稻新品种培育等。
  第五节其它科技工作气象县气象站1956年11月建立,1970年至1979年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地气象系统先进单位。
  地震观测1975年3月建立乐安地震观测群防点,由气象站兼管。每月10日前,将观测数据上报地区地震办公室。
  沼气1980年本县组织31个农村能源领导小组,下设沼气办公室,配有技术干部和技工27人,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并先后培训了沼气建池技工47人,砌制省柴灶技工284人。1980年至1985年,在全县15个乡兴建了沼气池416个,总容量为2912立方米,沼气总量为815300立方米。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