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东乡县的机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7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东乡县的机械
分类号: TH11
页数: 2
摘要: 东乡县内机械工业是在个体铁匠和铸造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2年,县供销社接管私营永生锅炉厂,兴办集体所有制农具厂,当年铸造犁头1.09万件,产值2.66万元。1954年,私营同生、杨同益锅炉厂并人县农具厂,年产值增加到8.28万元。汽车配件厂县属国营机械工业骨干企业。厂区座落孝岗镇东门外乐家坊,距县城中心1.5公里,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县机械厂二轻工业,1971年由县合作锅炉厂改建。1985年,全厂职工64人,固定资产原值38.6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32.7万元。主要产品产量:3型米机300台,铁锅3000口;工业总产值18.1万元;实现利税1万元。
关键词: 东乡县 机械

内容

东乡县内机械工业是在个体铁匠和铸造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2年,县供销社接管私营永生锅炉厂,兴办集体所有制农具厂,当年铸造犁头1.09万件,产值2.66万元。1954年,私营同生、杨同益锅炉厂并人县农具厂,年产值增加到8.28万元。
  1958年,县农具厂改建为国营机械厂。此后,县内机械工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70年代前期,企业设置经过多次“建、改、拆、并”的变迁,1978年,全县机械工业企业发展到27个,其中县属国营3个,农垦国营6个,二轻集体2个,社办集体16个,年产值462万元,比1959年增长14倍。
  1985年,全县机械工业有30个企业,工业总产值1010.9万元,其中县属国营2个,产值203.2万元;农垦国营5个,产值520.9万元;二轻集体5个,产值80.5万元;乡镇集体18个,产值206.3万元。
  汽车配件厂县属国营机械工业骨干企业。1979年由农机一厂与动力配件厂合并而成,1982年,附设纺织机械厂。厂区座落孝岗镇东门外乐家坊,距县城中心1.5公里,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1985年,全厂职工264人,房屋建筑面积1385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99.2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166.7万元。
  1978年前,主要产品有2105型柴油机、C6132型车床、人力脱粒机、动力脱粒机、钢步犁等。1978年后,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1985年,汽车配件产值129.07万元,工业总产值151.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568元/人,实现利税32万元。
  农机修造厂县属国营企业。1979年由农机二厂改建,金工设备较齐全,1983年增建编织袋车间。厂区座落孝岗镇东门外乐家坊东角,距县城中心1.5公里,占地面积10362平方米。1985年,全厂有职工99人,房屋建筑面积617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8.8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50.1万元。主要产品产量:人力脱粒机1181台,塑料编织袋22万条,耕整机10台,农机修理收入20.64万元,工业总产值51.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549元/人;实现利税4.5万元。
  红星机械厂农垦国营企业,隶属红星垦殖场,70年代由红星电机厂扩建而成。1985年,全厂有职工225人,固定资产原值175.4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147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有10种型号的粉碎机2328台套,工业总产值387万元,实现利税83.8万元元。
  县机械厂二轻工业,1971年由县合作锅炉厂改建。厂区座落县城东北角,距县城中心1公里。1985年,全厂职工64人,固定资产原值38.6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32.7万元。主要产品产量:3型米机300台,铁锅3000口;工业总产值18.1万元;实现利税1万元。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