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乡县的采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乡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7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东乡县的采掘
分类号: TD8
页数: 2
摘要: 东乡的采掘业由来已久,宋朝起,先后开采过铁矿、瓷土、煤矿。1968年8月,江西省军区对东乡铜矿实行军事管制,1969年5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25团。1971年8月,撤销军事管制,恢复“东乡铜矿”名称,转为地方国营,隶属江西省冶金局;1979年7月,转为隶属国务院冶金工业部江西铜业公司;1984年,改为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东乡铜矿矿区座落县城东北7公里的长林乡排上艾家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有铁路专线6.5公里与东乡火车站相接。“文化大革命”中,产量不稳定,通过体制改革和企业整顿,逐步走上了正常生产的轨道。据地质勘探查明,刘家岭烟煤蕴藏量约为240万吨。
关键词: 东乡县 采掘

内容

东乡的采掘业由来已久,宋朝起,先后开采过铁矿、瓷土、煤矿。
   建国后50年代开始,地质部华东608勘探队、江西省地质矿产局912大队3分队、物化探大队703队、915大队2分队先后进驻东乡,经过多年勘探、物化探、钻探,已验证东乡有铁、铜、金、银、钨、铀、铅、锌、镍、锰、煤、瓷土、重晶石、石灰石等地下矿床。1958年开始发展采掘工业,到1985年,县内有采掘企业13个,总产值1359.4万元,包括中央直属驻县企业1个,产值1207.6万元;县属国营采掘企业2个,产值28.9万;乡镇采掘企业10个,产值122.9万元。
   东乡铜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江西铜业公司直属企业,前身是1958年8月建立的上饶专署驻县东乡钢铁厂,9月转由江西省公安厅和上饶专署合办,改名赣东北钢铁厂;1959年5月,又改为江西省公安厅劳改局直属企业——东乡钢铁厂;1963年,东乡钢铁厂转产,改建为东乡铜矿。1968年8月,江西省军区对东乡铜矿实行军事管制,1969年5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25团。1971年8月,撤销军事管制,恢复“东乡铜矿”名称,转为地方国营,隶属江西省冶金局;1979年7月,转为隶属国务院冶金工业部江西铜业公司;1984年,改为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江西铜业公司。
   东乡铜矿矿区座落县城东北7公里的长林乡排上艾家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有铁路专线6.5公里与东乡火车站相接。1985年,全矿有职工2743人,房屋建筑面积6076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588.6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4084.8万元。“文化大革命”中,产量不稳定,通过体制改革和企业整顿,逐步走上了正常生产的轨道。1985年,全矿铜金属产量2179吨,银金属产量1.15吨,标准硫精矿产量1.46万吨,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1207.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275元/人,实现利税116.7万元。
   刘家岭煤矿县属国营企业,1958年建,1962年停办,1970年重建。矿区座落县城北34公里的杨桥殿乡杏花塘东边的刘家岭,西邻进贤,北靠余干,总面积0.6平方公里。1985年,全矿有职工182人,房屋建筑面积1372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55.7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213.8万元。据地质勘探查明,刘家岭烟煤蕴藏量约为240万吨。建矿以来,累计开采原煤14万吨。由于煤层走向不稳定,属“鸡窝”型,1983年又以掘进为主,影响采煤,致企业亏损。1985年,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生产始有好转,原煤年产量上升到5000吨,比1984年增长85.14%,年产值22.3万元。
   重晶矿 县境适于开采的非金属重晶石矿,分布在长林乡何坊、詹墟乡幕塘。1959年,建立县重晶矿企业,1960年有职工235人,年采掘量14018吨;1961年撤并到县石渣厂。
   1978年,建立社办詹墟重晶矿,1985年,工业产值2.7万元。
   1981年,建立社办长林重晶矿,1985年,工业产值6.2万元。
   瓷土矿 县境非金属瓷土矿分布在小璜镇余家、鲁家、东源方圆5公里的中丘地带,历史上采用人工采矿,水碓舂碎、淘净的生产方式,沿至解放初期,瓷土坯常年产量2240吨左右。
   1984年,小璜镇人民政府积极扶助农民开采瓷土矿,采取集体、个人集资办法,陆续添置机电设备,使传统的水碓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乡村集体开办的瓷土厂由3个发展到9个,个体户采瓷土由25家发展到250家,全年生产瓷土8000吨,产值56.8万元,比1983年翻了一番。1985年,乡办小璜瓷土厂,采掘量1800吨,工业产值29.1万元。

知识出处

东乡县志

《东乡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东乡是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素有编纂地方志的优良传统。从建县至今,曾多次修志,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失传,有的已残缺不全,只留下明嘉靖、清康熙、同治等4部《东乡县志》。然而,新中国成立38年了,还没有一部反映东乡面貌的新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