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使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1066
颗粒名称: 经费使用
分类号: G527
页数: 2
页码: 554
摘要: 教育经费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人员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费、公费生膳费、人民助学金、差额补助费、补助工资、副食品补贴等。1995年以后,取消了一些项目,一些费用纳入活动工资部分。公用经费主要有公务费、基建和修缮费、教学设备购置费、业务费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上级历年核定下达的教育经费,根据有关政策、事业发展、招生计划、人员编制等情况,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和勤工俭学的原则计划开……
关键词: 经费使用 教育

内容

教育经费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人员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费、公费生膳费、人民助学金、差额补助费、补助工资、副食品补贴等。1995年以后,取消了一些项目,一些费用纳入活动工资部分。公用经费主要有公务费、基建和修缮费、教学设备购置费、业务费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上级历年核定下达的教育经费,根据有关政策、事业发展、招生计划、人员编制等情况,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和勤工俭学的原则计划开支。国家财政部对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的使用范围,历来有明确规定。教育事业费共列有14项:高等学校经费、科学研究经费、留学生经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职业教育经费、中学教育经费、小学教育经费、幼儿教育经费、高等业余教育经费、普通业余教育经费、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经费、民办教师补助经费、特殊教育经费、广播电视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事业经费。从1987年起,增到了成人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占用土地的征购费,校舍、校园的新建、扩建、大型维修费和数额两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等。教育事业费落实到学校又分为两部分:用于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各种津贴的开支,俗称“人头费”;用于学校及教育事业单位的正常办公、校舍修缮、教学设备添置、招生考试、人民助学金、文体活动等项目的开支,统称为公用经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职工队伍扩大,“人头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公用经费比重明显减少,到80年代中期,中小学和各乡镇教育管理组织的办公经费,财政拨款停止,改由自己解决。
  1987年,教育事业费比1986年减少。民办教师转编的和大专毕业分配来校任教的个人经费难以落实,不少地方个人部分正常开支和奖金无法保证,教育经费渐趋紧张。第二年,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计划指标占经常性财政收入的26.21%,比例有所下降。
  1989~1995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的加大,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支出日趋增多,中小学生公用经费逐年增长,教育经费日益紧张。公用部分的经费开支则主要由学校收取的学杂费等收入来解决。
  2000年,随着人头经费(工资、福利、奖金等)不断增加和乡镇财政支出的巨大缺口,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严重,为此,抚州地委、行署将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市集中统一管理使用。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