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黄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93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主要工作
分类号: D66
页数: 1
页码: 442
摘要: 落实政策县工商联恢复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原工商业者和会员的政策:为被下放的40户原工商业者全部回原单位作了安置;恢复安置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株连的38人家属子女的城镇商品粮户口关系;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文革”前正副经理、厂长职务的政治待遇;为错划的“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等“摘帽”纠正。他们共同撰写调研报告16篇,人大和政协提案150件,其中32件被列入重点提案,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依据。维护工商户合法权益 2000~2002年,工商联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类纠纷案件48件。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工商业联合会

内容

落实政策县工商联恢复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原工商业者和会员的政策:为被下放的40户原工商业者全部回原单位作了安置;恢复安置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株连的38人家属子女的城镇商品粮户口关系;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文革”前正副经理、厂长职务的政治待遇;为错划的“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等“摘帽”纠正。
  组织建设 1997年,县工商联在凤冈、黄陂、东陂、棠阴、梨溪5个乡(镇)设立工商分会;在兰水、中港、白竹、新丰、神岗、圳口、潭坊、桃陂、南源、城南、二都11个乡(镇)设立工商联合小组。1999年将兰水、圳口两个乡改设工商分会。2004年,成立宜黄县工商联(总商会)塑料行业协会,选举产生会长、秘书长、理事等组织成员。全县有会员278人。
  参政议政会员中有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县政协常委3人,县政协委员9人。他们共同撰写调研报告16篇,人大和政协提案150件,其中32件被列入重点提案,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依据。
  “光彩”事业 1995~2000年,民荣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12个,总投资1457万元,新增加就业人数13949人。2000~2005年,民营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11个,总投资16.5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6840人,共扶贫帮困捐赠公益事业金额计28.7万元。
  维护工商户合法权益 2000~2002年,工商联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类纠纷案件48件。2002年全面普调工资中,180余名原工商业者、小商小贩和小手工业者,因单位工资档案遗失,给增资造成困难,县工商联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查询核实,并开具证明,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充分地享受到党和国家晋升工资的政策待遇。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宜黄县志》

宜黄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抚河上游。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之间。东连南城县、南丰县,南接宁都县,西邻乐安县、崇仁县,北靠临川区。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临汝地设县,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之侧,故名宜黄。隋、唐间时置时废。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南唐后主李煜割崇仁县之崇贤、仙桂、岱贤三乡置宜黄场,开宝三年(公元970)准请升场为县。县城所在地凤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县城所在地北距省会南昌163公里,距抚州市区58公里。2005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县设凤冈、二都、黄陂、东陂、棠阴、梨溪6个镇,中港、新丰、神岗、圳口、南源、桃陂6个乡,黄柏岭、青年2个垦殖场。共有138个行政村和11个居民委员会,1101个村民小组,1273个自然村。全县共有58347户,20381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88人。境内有临宁线、林崇线纵贯南北、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公路硬质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