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考试与人才输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810
颗粒名称: 第九章 考试与人才输送
分类号: G527.56
页数: 3
摘要: 明万历与清康熙年间,先后在府城建昌(南城)直街、雍照街建公馆各1所,在京城北京琉璃厂西门外路西柳巷、北柳巷和八角琉璃井三处建会馆各1所;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在省城南昌北营坊和顺化门磨子巷各建试馆1所,专备县考生赴府、赴省、赴京科考时住宿之用。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人才输送

内容

第一节科举明万历与清康熙年间,先后在府城建昌(南城)直街、雍照街建公馆各1所,在京城北京琉璃厂西门外路西柳巷、北柳巷和八角琉璃井三处建会馆各1所;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在省城南昌北营坊和顺化门磨子巷各建试馆1所,专备县考生赴府、赴省、赴京科考时住宿之用。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至清光绪廾四年(1898),南丰县人中进士者计368名,其中宋代212名、元代4名、明代33名、清代119名(其中武进士4名);宋代曾氏六代人中登进士第的共有38人,其中嘉祐右二年(1057)曾巩、曾牟、曾布、曾阜兄弟同科,绍兴五年(1135)曾统、曾景父子同科,被世人传为佳话;宋咸淳元年(1265)赵姓子弟21人同榜进士,全国罕见。历代进士名录如下: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曾致尧;淳化二年(991)曾士尧、曾铠;咸平三年(1000)邓希颜、曾易从、曾易直;天禧三年(1019)曾舜举;天圣二年(1024)曾易占、蔡充、曾翠,五年瞿元亨,八年瞿王旬;宝元元年(1038)刘〓、唐节;庆历六年(1046)曾叔卿、蔡冠卿;皇祐五年(1053)曾炳、刘湜;嘉祐二年(1057)曾巩、曾牟、曾布、曾阜,四年曾庠,六年曾宰、曾幸,八年曾准;治平二年(1065)曾觉,四年曾肇;熙宁三年(1070)幸济、吴昌龄,六年朱京、甘丰、傅翼,九年朱彦、刘演、刘孝立;元丰二年(1079)符授、朱轼;元祐右三年(1088)幸之武,六年刘况、曾斧;绍圣四年(1097)幸义、曾经;元符三年(1100)汤书言、江公著、朱褒、曾楙;崇宁二年(1103)曾弼、曾开、曾班,五年蔡绛;大观三年(1109)过卓、刘硕、戴天休;政和二年(1112)黄俯、丁晔、曾、彭逵、刘孟隆,五年符行中、邓康成,八年甘之则、彭文定、黄仰、曾秀之;宣和三年(1121)曾悟、幸宇,六年张泰定、曾崇、曾绚、曾纬、曾纮、曾绮;建炎二年(1128)黄雷、曾朝彻;绍兴二年(1132)曾发、胡烈、彭汝霖、曾景,五年黄〓、曾统、曾憬,八年陈作德、甘晋、曾慥造、曾协、曾惇,十二年刘因、甘阅、曾献、甘若虚,十八年黄文昌、赵邦、黎献民、赵师栋,二十一年甘开、刘孝恭、甘秉钧、陈俞,廾四年候登、赵师复、赵师循,廾七年祝霆、刘铎、卅年邓伦;隆兴元年(1163)曾炎、曾樽、游少游;乾道二年(1166)曾焘、曾垫,五年曾㬇、赵希邱,八年刘骥;淳熙八年(1181)刘思忠,十一年曾道贯、何坦;绍熙元年(1190)赵伯操、赵彦恺,四年汤周、赵时夫、黄啬夫、赵师稽;庆元二年(1196)罗献、赵彦邴、赵彦埘,五年朱梦吉、黄枢、赵希回;嘉泰二年(1202)赵师祝、甘竦;开禧元年(1205)曾瑞;嘉定元年(1208)李万、彭蠡、甘嵩、甘梦元、赵崇信,四年赵崇候、赵与杰、赵启夫、赵与党、李陕,七年黄峦,十年陈宽、甘瑞,十三年曾钰、张端,十六年赵崇嶓嶓、赵希憺;宝庆二年(1226)赵崇瑔、甘珵、赵希或、甘 〓、赵与槩、赵崇偿、赵希战、赵希导、黄师峦、赵师崟、赵汝贻;绍定二年(1229)甘沿,五年赵与榭;端平二年(1235)赵与骅、孙瑞;嘉熙二年(1238)赵希恢;淳祐右元年(1241)赵与植,四年陈宗礼、傅岩、赵必岊,七年陈尧举、李清淑、刘掞 ,十年曾鸿子、曾渊子、高镐;宝祐右元年(1253)朱淮、曾冲子、苏必鉌、赵良伦;开庆元年(1259)谢师圣、甘希圣、赵良唐;景定三年(1262)江沁、赵希立矣、赵崇恻、赵时峥;咸淳元年(1265)彭履道、赵崇巉、赵希竳、赵必〓、赵崇〓、赵与则、赵孟潆、赵希呐、赵崇潆、赵希峸、赵希好、赵希衙、赵得夫、赵崇段、赵汝唐、赵纩夫、赵必锐、赵崇欄、赵彦订、赵希峤、赵若悠、赵希秸,四年邓德秀、赵与〓、孙焕龙,七年赵孟挤、赵由〓。
  元延祐二年(1315)刘麟、李已;至顺元年(1330)邱虢祥;至正二年(1342)傅荣可。
  明洪武十八年(1385)陈立;建文二年(1400)朱塔;永乐二年(1402)赵济,四年甘霖、彭益,十年赵礼,十三年谭信、李立;正统四年(1439)李逊;咸化二年(1466)罗经,廾三年李玺;宏治九年(1496)徐联;嘉靖二年(1523)徐行健,八年李玘,廾三年江冕、李桥、李万实,卅八年徐钺,四十四年王玺、邵廉;隆庆五年(1571)李际寅;万历十七年(1589)朱文卿,廾三年甘来,廾六年赵师圣,卅五年谭锴,卅八年张凤图,天启二年(1622)邓天伦、谭昌应;崇祯七年(1634)黄文经,十年萧汉,十三年汤来贺、季秋实,十六年汤绍中。
  清顺治十五年(1658)黄熙,十六年汤其升,十八年傅大业;康熙六年(1667)彭期,卅年邹琯,卅三李长祚,五十二年汤大瑜,五十四年李凤岐、汤被、谢国维、邹维洛,五十七年赵与鸿,六十年邓牧、彭亮;雍正元年(1723)江天泰,二年陈之潗集、周传昌,五年汤大坊;乾隆二年(1737)吴炳,四年李湖,七年赵由忠、赵由俨,十年黄虞,十三年邱岳,十五年杜文命、周鸿勋、邹炌、黄土锦,十六年谭尚忠、赵由僖,十七年刘秉钧,十九年邓来祚、邱大英、刘光黎、刘秉亮、吴家驹,廾二年唐之岳,廾六年刘焯、徐珏、李之萼,廾八年吴森,卅一年刘绍安,罗经、傅作霖,卅四年刘绍锦、刘烒,卅七年揭廷锦、赵直勷,四十年吴大文、黄炜、刘绍廷,四十五年刘潜夫,四十六年徐光祚、胡金英,四十九年周祚熙,五十二年汤藩,五十四年胡道南、雷维霈,五十八年谭光祥;嘉庆元年(1796)吴潜,六年李荣,七年罗中锦、汤倞,十年鲁垂绅,十三年刘斯宁,十四年汤世培,十六年黄爔、刘斯嵋、赵湘、徐新,十九年李廷〓,廾年雷文模、雷文楣、刘斯誉,廾四年萧秉莹,廾五年罗宜诰;道光二年(1822)刘斯增,六年赵镛,九年刘良驹、刘沄云,十二年赵德潾、吴光业,十五年周应祖,十六年汤云林,十八年吴嘉宾、邹希孟,廾年汤云松,廾一年谭承礼,廾五年黄廷绶;咸丰二年(1852)吴嘉善、饶世贤,六年李文瀛,十年刘绪、胡昌铭;同治元年(1862)揭裕文、饶世贞,四年黄煦,七年罗德綍、周芳杏、鲁琪光、谭承祖、赵从佐,十年赵惟鏻鲁宗〓,包鹏飞,十三年曾秀翘、曾道唯、赵惟善;光绪六年(1880)邹用中,十二年刘孚京,十六年赵惟熙,十八年赵从蕃,廾年谭承元、储英翰,廾四年张履春。
  武进士清:(前代失考) 雍正元年(1723)刘敬;乾隆十七年(1752)曾节基,廾五年罗凤藻,四十九年聂克滨。
  第二节考试民国期间,县各级学校对学生实行月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等考试制度;升学考试是各公私立学校招考录取新生的考试,考后张榜公告录取入学名单,分正取、备取两种。
  建国后,考试分平时测验(也叫单元测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等。平时与期中测验,分别于每完成一门学科教学的一个单元和每学期期中时进行,一般由各年级组或备课小组科任教师自行组织命题与评卷。期末与学年考试,于每学期或学年度结束时(不含应届毕业班级)举行,一般由各科教研组与教导处协同组织命题与评卷;学年考试各科及格的予以升级,有不及格的准予补考,补考后仍有三门主科以上不及格的,参照其平时成绩和学习态度,予以随班附读或留级。毕业考试与升学初中和高中的考试,多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县教研室组织统一命题与评卷活动。报考大、中专院校,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择优录取,由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分别发给录取入学通知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考试制度被斥之为“管、卡、压”,为开卷考试所取代。1966~1970年,高校招生停止。1971年开始由贫下中农推荐工农兵上大学,至1976年,全县共推荐这类工农兵学员184名。1977年,恢复高等、中专院校统一招生考试。1977~1987年经过统考,全县有974人升入大专院校,1176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
  表26—12 1961~1987年考取(或推荐)大、中院校人数一览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