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工教育
分类号: G527.56
页数: 2
摘要: 1950年6月,县总工会筹委会首次举办短期职工文化学习班,共3期,186人参加。1950年10月,县总工会筹委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所,设8个班,入学学员615人。1951年,职工业余学校经过调整,有文化班5个,其中识字班2个、初小班2个、高小班1个,学员200余人,采用省编工人课本。1952年,职工业余学校入学职工598人,配备专职教师3人、聘请义务教师5人。1959年以后,职工业余教育改为大厂自办、小厂联办的办法进行,先后办校24所,入学职工达3000余人。1981年9月被选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职工业余教育的代表,被省、地区评为职工业余教育先进单位,省电视台编播了电视节目。除外,全县还同时有集体办的成人业余中学1所和业余初等学校82所。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职工教育

内容

1950年6月,县总工会筹委会首次举办短期职工文化学习班,共3期,186人参加。
  1950年10月,县总工会筹委开办职工业余学校1所,设8个班,入学学员615人。1951年,职工业余学校经过调整,有文化班5个,其中识字班2个、初小班2个、高小班1个,学员200余人,采用省编工人课本。1952年,职工业余学校入学职工598人,配备专职教师3人、聘请义务教师5人。
  1956年上半年,开设职工、干部文化补习班;利用冬闲季节开办区乡干部文化学习班,分期分批将全县各区乡干部中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到县城学习,每期3个月,分设识字、初小两种班级;第一期入学120余人,第二、第三期各200多人。1956年秋,职工、干部文化补习班合为干部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简称职干校),配备专职教师5人,聘请兼职教师7~9人;共开设干部早班和职工晚班16个年级班,其中干部初小班2个,高小、初中班各1个;职工识字班4个、初小班4个、高小班3个、初中班1个;入学学员共800余人。1959年以后,职工业余教育改为大厂自办、小厂联办的办法进行,先后办校24所,入学职工达3000余人。
  1979年,恢复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入学职工365人。1980年发展到15个班级,入学职工1064人;有152名学员学完高中文化课程,63名专修班学员和40名初中班学员分别获得毕业证书;高中毕业的学员中,有2名考取大专院校,22名被录取为电视大学学生,办学成绩受到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的嘉奖与表扬。1981年9月被选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职工业余教育的代表,被省、地区评为职工业余教育先进单位,省电视台编播了电视节目。
  1982年,在县总工会院内新建4层12室的职工学校教学大楼1幢,设高小、初中、高中文化学习和英语、电机、机械等专修班共8个班。1984年,成立县职工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全县职工业余教育工作。1987年,职工业余教育三级办学22个班,学员1121人;县总工会主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有机械、电工、轻化、财会统计、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英语等6个专修班。学员467人。
  除外,全县还同时有集体办的成人业余中学1所和业余初等学校82所。
  表26—8 1987年业余教育基本情况一览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