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64
颗粒名称: 历史文物
分类号: K872
页数: 1
摘要: 石〓 商、西周时期磨制石器。陶罐、陶豆、陶鼎商、春秋时期陶器,出土于石仙观遗址及傅家湾遗址,均为碎陶片复原器。中塘古窑瓷碗、瓷罐唐、五代中塘瓷窑采集物。碗为素红胎,粗厚,玉璧底部。罐为高颈、双系、瓜形,全青釉,质较细。口径14.6厘米、底径4.6厘米、圈足高1.4厘米、通高6.2厘米。为宋元时南丰白舍窑产品。铭文镜圆形、薄缘、小鼻纽。直径19.5厘米、缘厚0.1厘米。铜铸释迦牟尼像端立于镂空覆斗形床座上,头覆花幔,身被袈裟,脸部端庄,背光呈桃形并间以莲瓣,通高22厘米。铁龙用熟铁锻打而成,各关节处用铆钉相接。造型别致,共12只,形态各异。1985年出土于南丰宋代宝岩塔第二层内。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历史文物

内容

石〓 商、西周时期磨制石器。
  石〓 西周、春秋时期磨制细石器。
  陶罐、陶豆、陶鼎商、春秋时期陶器,出土于石仙观遗址及傅家湾遗址,均为碎陶片复原器。
  中塘古窑瓷碗、瓷罐唐、五代中塘瓷窑采集物。碗为素红胎,粗厚,玉璧底部。罐为高颈、双系、瓜形,全青釉,质较细。
  芒口影青划花碗芒口处侈,口唇饰六小块暗花,斜壁深腹,高圈足,胎质细腻,釉汁晶莹,釉色淡青,碗壁底部梳篾划绘盛开莲花瓣,纹饰流畅,绘意简朴,造形优美,器皿适用。口径14.6厘米、底径4.6厘米、圈足高1.4厘米、通高6.2厘米。为宋元时南丰白舍窑产品。
  铭文镜圆形、薄缘、小鼻纽。背有阳文题铭“官都省铜坊匠人谢昭”,为五代南唐时铸。直径19.5厘米、缘厚0.1厘米。
  铜洗直口,浅弧腹,平底,素面,铜锈斑驳。高5.8厘米、口径27厘米、底径25厘米。
  铜釜立耳,侈口,深鼓腹,弧形底,壁内饰弦纹两圈,通高14厘米、口径13.6厘米。
  铜铸释迦牟尼像端立于镂空覆斗形床座上,头覆花幔,身被袈裟,脸部端庄,背光呈桃形并间以莲瓣,通高22厘米。
  铜铸观音菩萨像头戴花冠,腹系围兜,身披曳地长裙,举手垂肩,足踏莲瓣座,面容慈祥,体态飘逸,通高8.8厘米。
  卧佛像作侧卧状,高髻,右肱曲枕,双目微合,脸部清秀、俊逸、安祥,身着袈裟,曳地,跣足,用薄金箔铆嵌而成。长11.3厘米、宽2.3厘米。
  压胜钱正面模压龙凤纹,背面铭文“千秋万岁”。直径2.9厘米。
  铁龙用熟铁锻打而成,各关节处用铆钉相接。造型别致,共12只,形态各异。1985年出土于南丰宋代宝岩塔第二层内。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