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57
颗粒名称: 古墓
分类号: K872
页数: 2
摘要: 民国《南丰县志》载,唐代有司空曾洪立墓等1l处;五代有常侍曾延铎墓等3处;宋代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墓等27处;元代有教授刘埙墓等4处;明代有按察使王玺墓等42处;清代有理学家谢文洊存墓等3处。皆因年久湮没,兹将文物普查时尚存的志述于后。10余座单墓合为一体成墓群。唐代幽州刺史卢光远夫妻合葬墓位于莱溪乡九联村刘鲁嵊。五代吴氏始祖宣城公及妻孟氏墓位于莱溪乡九联村的青龙山,为五代后蜀主孟知祥驸马吴守德及其妻孟氏公主之墓。为清乾隆时任山西巡抚、吏部左侍郎谭尚忠墓。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墓前翁仲、碑均坏损,存一石羊,浮雕人像、围墙、石阶完好。1985年墓被盗,案件破获后,令盗者修复。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古墓

内容

民国《南丰县志》载,唐代有司空曾洪立墓等1l处;五代有常侍曾延铎墓等3处;宋代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墓等27处;元代有教授刘埙墓等4处;明代有按察使王玺墓等42处;清代有理学家谢文洊存墓等3处。皆因年久湮没,兹将文物普查时尚存的志述于后。
  石仙观崖墓位于市山乡包坊村石仙观山岗石壁上,利用天然崖洞修建坟墓17座(已毁5座)。崖墓选在沉积岩类的红色砂岩山上坐西朝东上下排列,墓口呈洞穴式,洞中内壁遗有凿痕,室内地面平坦,停放漆木棺,单椁单墓,装有墓门。10余座单墓合为一体成墓群。墓葬遗物有破碎的粗夹砂硬灰陶罐、碗、罈之类。为唐、宋时崖墓群。
  唐代幽州刺史卢光远夫妻合葬墓位于莱溪乡九联村刘鲁嵊。原墓碑已毁,仅存清道光廾七年(1847)卢氏廾八至卅四世后裔重修墓碑。
  五代吴氏始祖宣城公及妻孟氏墓位于莱溪乡九联村的青龙山,为五代后蜀主孟知祥驸马吴守德及其妻孟氏公主之墓。两墓相距3米,墓前两道石阶,有被毁的雕刻石柱四个并立。原墓碑已毁,仅存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吴氏子孙重修的墓碑。
  宋代曾巩家族墓群位于莱溪乡杨梅坑村崇觉寺一带,为宋代太师密国公曾致尧、太师鲁国公曾易占及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及其后裔的曾氏家族墓群。民国《南丰县志》载:(崇觉)“寺旁岚翠深密,多曾氏坟陇”。曾巩墓于1970年被村民基建取石而挖掘,遗物被毁,仅存砚1方,灯l盏及墓志铭2块,均存江西省博物馆。墓志铭为宋代著名书法家沈辽所书,名雕刻工李仲宁、李仲宪所刻,遂成名人志、名人书法、名人刊刻的珍贵文物。
  清代谭尚忠墓位于洽村乡上古村黄竹坑。为清乾隆时任山西巡抚、吏部左侍郎谭尚忠墓。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墓前翁仲、碑均坏损,存一石羊,浮雕人像、围墙、石阶完好。1985年墓被盗,案件破获后,令盗者修复。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