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差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743
颗粒名称: 电视差转
分类号: G219.2756
页数: 1
摘要: 1979年5月,县广播站于城西北处海拔110米的高坡上建20米高的天线铁塔,配HG-50型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1980年9月1日开始转播。接收南昌梅岭电视转播台的江西节目讯号,覆盖面4公里。1982年原差转机更新,配备DCH——10瓦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1985年电视事业由广播站分出,单独设县电视台,有工作人员6人。1986年建成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采用6.2米抛物面天线接收,并增加DCH——50瓦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及20米天线铁塔1座,转播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江西台节目由用户直接收江西王仙峰电视转播台讯号。1987年工作人员8人。1981年,洽村公社首先自建功率10瓦的电视差转台1座。自此,南丰县电视覆盖率达到70%。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电视差转

内容

1979年以前,县内看电视,用户直接收空中电视讯号。1979年5月,县广播站于城西北处海拔110米的高坡上建20米高的天线铁塔,配HG-50型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1980年9月1日开始转播。接收南昌梅岭电视转播台的江西节目讯号,覆盖面4公里。1982年原差转机更新,配备DCH——10瓦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1985年电视事业由广播站分出,单独设县电视台,有工作人员6人。后改名电视转播台。1986年建成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采用6.2米抛物面天线接收,并增加DCH——50瓦电视差频转播发射机1台及20米天线铁塔1座,转播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江西台节目由用户直接收江西王仙峰电视转播台讯号。1987年工作人员8人。
  1984年配备录像机1台,摄像机1套,自办《南丰新闻》,不定期插播,现已播出75期。
  1981年,洽村公社首先自建功率10瓦的电视差转台1座。随后长红、三溪、太和、东坪、沙岗等公社(乡、镇)相继也建立了功率10瓦的差转台各1座;龙岩电站、潭湖水库亦建成功率3瓦的电视差转台。自此,南丰县电视覆盖率达到7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