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7686
颗粒名称: 宜黄戏
分类号: G247
页数: 1
摘要: 宜黄戏人称“大戏”、“土班”、“上路班”,以唱二簧腔为主。因三溪、西溪、沙岗等乡邻近宜黄县,戏班较多。“秀福班”、“合顺班”、“聚和班”、“际溪复兴社”、“李新班”、“有利班”、“春和班”等戏班较为出名,常赴南城、黎川、广昌、宁都及福建邵武、建宁、顺昌等地演出。艺人地雷公、李五俚、李宗保(小丑)在观众中享有盛名。宜黄戏传统剧目有《白扇记》、《龙凤阁》、《鱼肠剑》、《碧桃花》、《贵妃写状》、《五郎削发》、《太白回书》、《瞎子开店》等。1956年秋,为抢救、挖掘宜黄戏,李五俚、李宗保由省文化部门聘请为宜黄县剧团教师,因其传艺认真和抢救传统剧目有功,于1957年受省文化部门奖励。
关键词: 南丰县 地方史志 宜黄戏

内容

宜黄戏人称“大戏”、“土班”、“上路班”,以唱二簧腔为主。因三溪、西溪、沙岗等乡邻近宜黄县,戏班较多。“秀福班”、“合顺班”、“聚和班”、“际溪复兴社”、“李新班”、“有利班”、“春和班”等戏班较为出名,常赴南城、黎川、广昌、宁都及福建邵武、建宁、顺昌等地演出。艺人地雷公(老生、小丑)、李五俚(小旦、小生)、李宗保(小丑)在观众中享有盛名。宜黄戏传统剧目有《白扇记》、《龙凤阁》、《鱼肠剑》、《碧桃花》、《贵妃写状》、《五郎削发》、《太白回书》、《瞎子开店》等。1956年秋,为抢救、挖掘宜黄戏,李五俚、李宗保由省文化部门聘请为宜黄县剧团教师,因其传艺认真和抢救传统剧目有功,于1957年受省文化部门奖励。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南丰县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南丰县志

阅读